更多有用有理有趣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三匠行(sanjiangxing)”同一种食材,在不同的地理和文化坐标中,会拥有截然不同的地位和意义,比如鳕鱼。在中国人的食谱里,鳕鱼一向没有什么存在感。中国人过去既没有大量捕食鳕鱼的习惯和文化,也不习惯它粗糙的口感、清淡的肉味。
曾经有个电商的负责人说过,“在所有水产品中,最头疼的就是鳕鱼市场!”其实今天本来是想分享关于鳕鱼的辅食做法,因为鳕鱼这种食物次少、肉嫩、富含DHA,被称为“餐桌上的营养师”,对于宝宝辅食来讲,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鳕鱼不仅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参与者与见证者:18世纪,鳕鱼使得新英格兰从一个偏远贫瘠的殖民地,一跃成为国际贸易权威;新英格兰与法属加勒比海殖民地之间有着悠久的鳕鱼贸易传统;欧洲各国间诡异的“鳕鱼之战”历时多年却并无伤亡…大自然是最标准的实用主义者,它总是固执地按照某种规律来操纵着世间万物。
说到鳕鱼,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即便你没看到过超市中的一块块奶白色的鳕鱼肉,想必也吃过KFC的鳕鱼汉堡,除此之外,深海鱼油、宝宝辅食、营养海产……鳕鱼好像有一千种被吃的理由,总有一种适合你。似乎是因为吃的人多了,近些年,市面上的“鳕鱼”也五花八门地多了起来。
也不能怪家长粗心,毕竟国内市场的鳕鱼的商品名可谓是混乱至极,比如真鳕、挪威鳕、银鳕鱼、黑鳕、阿拉斯加鳕鱼、俄罗斯鳕鱼、南极鳕鱼等,有精致包装的,也有简单到保鲜膜随便包裹着的,价格也从 20 元到 300 多元每斤不等,真的凌乱了。
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鱼就叫真鳕,不过他们一家有三个兄弟,一个叫大西洋真鳕,一个叫太平洋真鳕,还有一个叫格陵兰鳕鱼,这是真正的亲兄弟,只不过一个住在大西洋,一个住在太平洋,剩下一个自然是居住在格陵兰岛附近,后来也有人把格陵兰鳕鱼并入了太平洋鳕鱼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