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刷到一视频,内容搞笑真稀奇,三十多岁小姐姐,正把冰糕舔得急。奶油滑落胳膊上,节俭之心顿燃起,舌头一伸忙去舔,味道奇怪懵无比。赶忙抬头向上瞧,一群飞鸟正来袭,瞬间明白咋回事,哪是奶油是鸟粪。网友纷纷来神评,这群鸟儿太“过粪”。还说热乎不一样,凉的岂能相比较。
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自己“脾胃不好”、“肠胃不好”,究竟是怎么个不好呢?不能吃凉的,不能吃辣的,不然就会腹痛腹泻,经常便秘或拉肚子,不能吃多,不然就胀的不行,还恶心想吐,还经常消化不良……一连串的问题,确实是“脾胃”“肠胃”不太好啊!
点击上方“周到健康”可以订阅哦!昨天申城宣布入夏,正式进入夏天!你有没有准备好敞开肚皮接受一大波雪糕的攻势!但是有什么用?今天小伙伴们就纷纷喊着养生了,就因为这则刷爆朋友圈微信——从今天起到7月23日,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不吃寒凉食物、拒绝一切冰镇饮品;不喝酒!
7月13日,是今年入伏第一天,微信、微博上相传从这一天起到三伏天结束(8月21日)期间,如果不吃寒食拒绝冰饮,并且不喝酒不熬夜,坚持喝热水、姜汤,每晚用热水泡脚、按摩经络,就能将体内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而三伏这40天,似乎也成了养生最佳时期。这个说法靠谱吗?
平时不吃凉还会脾胃虚寒,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一个网友的问题,她说平时注意保暖,生冷水果一概不吃,空调也很少开,但还是脾胃虚寒,经常拉肚子,用热水袋热敷就舒服点。这是什么原因?其实除了外面来的寒,她还有体内内生的寒。
一到冬天,气温骤降,寒风呼呼地叫嚣着。对于怕冷的人来说,床以外的地方都是远方,手够不着的地方都是他乡;一出门,除眼睛,其他地方都裹得严严实实。在冬天,想让身体暖和起来,只靠物理保暖还不够,借助合理的饮食来驱寒保暖也很重要。
山西日报讯(记者张琦)伏天已至,关于三伏天养生的帖子也在网络上风靡:“三伏天的第一天开始,请不要喝冰镇类的饮料,不然会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要想使体内的寒气排出,要坚持在伏天喝热水,这样会把体内多年深入骨髓的寒气逼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