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魏永贵黄沙漫漫风寂寥,新麻丛丛向天际。12月2日,在尉犁县墩阔坦乡托布协罗布麻防沙治沙示范区,一株株罗布麻幼苗在风中摇曳。这里已进入沙漠腹地,极目远望,示范区道路两侧各宽360米的罗布麻栽植区如同巨龙,向着苍茫辽远的沙漠挺进。
11月28日上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顺利实现“锁边合龙”。中国如何“锁死”世界第二大流动性沙漠?总结下来就靠“三件套”↓一、生物治沙在水资源条件比较好的区域,在沙海中将沙丘推成平地,种植各类防沙抗旱植物,稳沙固沙。是使用最广泛的治沙方式。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塔克拉玛干沙漠被围起来了!”近日,这一话题冲上网络热搜,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引发全网向中国治沙人致敬。在整个沙漠“锁边”过程中,生物治沙措施运用较为广泛。
中新网新疆和田11月29日电 (陶拴科)2023年6月,国家明确提出要全力打好“三北”工程三大标志性战役,“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就是其中之一。在这场阻击战中,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是重中之重。
11月28日上午,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顺利实现“锁边合龙”。众志成城,新疆在一年时间里,“锁边”工程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68.19万亩。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锁边”任务全部完成,顺利“合龙”。
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33.7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2023年6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主持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强调,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分类施策,加强统筹协调,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大标志性战役,其中就包括“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
⇧点蓝色字关注“央视一套”2024年11月28日,随着最后一棵玫瑰花苗种下,长达285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空白区顺利实现“锁边合龙”。“锁边”之后,当地治沙的脚步并没有停下,还在不断地对“锁边”带进行拓宽和加固。新的一年,有何新计划、新目标?走!
来源:央广网客户端 近日,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了全面“锁边合龙”,标志着中国治沙人在这片“死亡之海”上取得了又一重大胜利。这一成果不仅是对治沙技术和策略的肯定,也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央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记者王泽华 蒋雪娇)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最后一段空白区28日顺利实现锁边“合龙”,标志着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完全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