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缅公路修筑纪念 云南日报记者 黄兴能 摄滇西抗战盟军阵亡将士纪念碑 云南日报记者 黄兴能 摄松山战役旧址 云南日报记者 黄兴能 摄作者 杜 娟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文献研究所研究员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历史应该被铭记,缅怀英烈,吾辈自强。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于日军进攻凶猛,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清华、北大和南开抵达昆明组成西南联大,四川和云南成为西南大后方。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本来是稳固的后方,但是由于日军攻占越南、缅甸,日军也进入云南境内,云南同时成为中国抗战的大后方和最前线。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云南省主席龙云将滇军精锐组建成60军准备出滇抗日,在滇军准备奔赴抗日战场之际,云南省的各个军用机场也开始修建,150万云南人民修建了呈贡、陆良、沾益、羊街、罗平、雷鸟、勐撒、大屯、南峤、广南、会泽、建水、孟定、佛海、巍山、雷允、橄榄坝、龙陵、镇康、江水池、宾川、弥渡、凤平、开远、下关、海子、景洪、和石林28个军用机场,同时对全面抗战爆发前就已修建好的24个机场进行扩建。
龙云,彝族,云南昭通人,彝名纳吉乌梯,民国滇系的第三代掌门人,而他自从上台后,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就是错综复杂,1928 年 12月,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统一,但各个地方实力派依旧盘根错节、蠢蠢欲动。
抗战时期,云南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既是中国军队的大后方又是抗战的最前线。几辆不同的车辆正行走在前往昆明的道路上,一辆是满载货物的马拉胶皮轮大车,一辆是传统的木轮小驴车,前方不远处,一辆美国吉普车正疾驰而来。
本次讲座邀请了2004年博士毕业于本所的李玉尚教授,讲座主题为“现代鼠疫防治制度在云南的确立”。李玉尚,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历史系系主任、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副院长,主要从事历史地理、疾病史和海洋史研究,尝试把传染病、寄生虫病、海洋、水产等纳入历史地理学专题研究范围,从中思考和理解历史上的人地关系和中国历史。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大半个中国沦陷后,昆明成了北方和东南沿海难民、机构和工厂往后方撤退的最后一座城市——再往前就是国境了。那是的昆明市座围在明代城墙里的小城池,人口只有十万,与内地交通,除了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即茶马古驿道,只有一条1937年3月建成的昆明至贵州盘县的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