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带随身听是70-80一代人的记忆吧,话不多说,直接上图。入门机没有早期高级机器的大铜轮,金属机芯,为了成本考虑采用了圈塑料机芯,时间过了这么久,除了皮带坏了以外,其他的都还全好,只需要简单清理和润滑就可以了。
印象里,爱华、索尼、松下的随身听是当年大多数人买不起的数码产品。因为价格昂贵,它们还被称为是有钱人的玩具。笔者第一次见爱华随身听还是学生时期,那年表哥从城里带回了一只爱华随身听,整屋的年轻人都围上了,那时笔者就在心里默默立下小目标,以后工作了一定要买一个。
拿到一台爱华HS-T55,老机器了,拆解记录下,这台机器还是大写的AIWA,91年前的机器了,91年后就变成了小写的aiwa机芯及内部:芯片1、8158F2、6134A3、TA8132AF4、6612S5、LA4581M二、电路板背面检查了下电容,都还好,没有漏液,只有电源开关因
随身听曾经是我英文学习的主要工具,那样一个手掌大、中空的小盒子,顶端设计4个按钮,盖子打开后可以放卡带进去,卡带主要是在两个小滚轮上绕着的深褐色胶条组成,胶条只有不到2cm的宽度,比蝉翼稍厚些,两面都可以储存声音信息,比如歌曲,比如我常听的《新概念英语》,一个卡带一面可听30分钟,正反两面就是1个小时。
打磨爱华aiwa CR-17收音随身听 爱华的磁带随身听是比较有名的,相比之下收音机就不那么有名气了因此价格更合理,可谓物美价廉。这台CR-17成色不错,所以就收来玩玩。跟我之前玩的爱华随身小机一样,日产做工很良心,板子布线也很整洁,刻度很准确易读。
要说到省心,价格便宜,声音还比较好听的机器,那么爱华的面包机HS-T23MK5应该就是这样的机器了。正面背面爱华T23随身听系列的特点就是:单向机芯、手动调谐收音、带三段均衡调节。T23系列在爱华的中低端收放机里面无疑是强者。
回想起来,最早的音乐回忆可以追溯到“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年代,听的曲目是当时所有琴童必备的钢琴王子克莱德曼。在这二十多年里,对我印象最深刻的三个音乐关键点是功能、音质和情绪。音乐设备第一次让我倍感新奇已经要到上初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