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2002年的某天,我闲来无事去西单逛了一圈儿。那时明珠大厦里面新开了一家图书超市,卖的都是打折书,于是就进去瞧了瞧。无意间,看到这套人文社1993年10月富阳第1次印刷的影印庚辰线装本,一问价,店家报500,于是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买下!
今天再谈《红楼梦》,拾人牙慧,仅为肤浅之谈。一般认为,曹雪芹是《红楼梦》的原作者。据说,《红楼梦》初稿是108回,后修改定稿80回,剩下28回不及整理,曹雪芹便突然病逝,从而使余下28回失传,留下了千古遗憾。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第七十五回回前单页题记读者都不太熟悉,此页是作者暗藏的一个哑谜,谜底是:“因月圆十五出线两纵六口无异兆也缺新词”,释义月圆即明的意思,谜底谐音是:“因明失误出现两纵流寇无异兆也缺心慈”。
也有朋友看到我书架上一些还没有拆封的书,会不经意间流露出嘲笑的语气。因此,课程的主体设计以了解《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为主,同时阅读了一些红学研究著作,尤其是周汝昌先生的作品,如《红楼梦新证》《献芹集》等,还查阅了一些原始文献,如《四松堂集》《春柳堂诗稿》等。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本,通称乾隆甲戌脂评本,是研究《红楼梦》重要资料。甲戌本为胡适旧藏,1函4册,扉页上有胡适手书“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后有胡适、刘铨福、俞平伯等人题跋。本文讲述了甲戌本背后的历史文献价值及如何归上海博物馆收藏的故事。
读过《红楼梦》的人不少,但真正动手抄过全本的人并不多。1月18日,在江宁织造博物馆开展的“翰墨金陵”红楼梦书画艺术展上,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长达80万字的手抄稿《瓜饭楼抄庚辰本石头记》正式亮相,吸引了众多读者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