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一个想法,想通过影像和文字记录一个城中村在拆迁公告发布之后——最后30天的岁月。最后的30天,在这个村庄的漫长变迁时光中显得尤为紧张、不安、局促和简单。这里面不单单是政府与村民因拆迁补偿的最后博弈,更主要是依附于这个村庄的各个群体真实生存状态揭秘。
拍摄地点:崔寨街道崔寨管区集中办公点拍摄内容:十个村子建成“板房阵地”“中午我要出去办事,可没口福咯!”6月30日中午11点半,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崔寨街道崔寨管区的集中办公点外,一位村干部碰上了正要去做午饭的几位“大厨”,不无遗憾地开起了玩笑。
今天(2月4日)中午,我们来到了上城区紫阳街道木场巷社区,这是一片正在大规模征迁的老城区。大部分老房子已经拆了,剩下的部分将在春节后拆除。今天中午,在老荷花弄69号的老墙门里,将举办一场征迁前的最后一顿团圆饭(因为有部分居民有事,所以团圆饭的时间略微推迟了些)。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10年、20年回到2010年、2000年说到征地拆迁我想大部分人还是很期待的,在过去的日子我们经常可以听到看到xx因拆迁一下暴富,给了很多钱很多房一下成为有钱人然后暗自猜测自家什么时候拆迁。
最近石家庄翟东小区父母的老房子拆迁,让我想起2004年参加北京菜市口区域旧城改造拆迁动员的往事。北京的胡同听起来很美,实际上大部分环境脏乱差,市政设施不完备,乱搭乱建严重,冬冷夏热,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尤其是南城的胡同更甚。
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滔滔黄浦江不仅是上海灿烂文化的象征,也是上海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大治河畔的璀璨明珠大治河,上海最大的人工河,从黄浦江东岸的鲁汇,向东浩浩荡荡汇入东海。这条穿越闵行浦东两区的水运大动脉,曾经在上海水利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1992年9月,广东顺德,自梳女在冰玉堂合影(安哥/图)自梳女的传说这是一个关于寻找与祛魅的故事。因为好奇一百年前选择不婚的自梳女因何决定不婚,又是怎么生活的,艺术家浦潇月开始探访那些还在世的自梳女,以及自梳女们曾经组团生活过的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