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文琦编辑|文琦《——【·前言·】——》80年代的日本女星栗原小卷凭借其清新脱俗的形象和精湛的演技,成为了那个时代荧幕上的女神。
(图为6月14日,日本著名演员栗原小卷亮相“2015上海-日本电影周”开幕式,刘颖摄影。) “当我们呈现战争创伤时,要尊重受害者的感受。”日本著名电影演员、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栗原小卷日前在上海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谈及反思战争的影视创作时如是说。
作者|林小野日本电影《望乡》(上映于1974年11月2日)《望乡》说是现象级作品亦不为过,至少它在中国境内是这样的。1978年10月,《追捕》、《望乡》、《狐狸的故事》在中国上映,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观影狂潮!尤其是《望乡》,原本1角5分的电影票,最后被炒到两块钱一张。
“去年11月26日,栗原小卷来到上海。晚上9点,她坐进摄影棚开始录制对谢导的回忆,讲到动情处哽咽、落泪,摄影机默默运转着,谁都不打扰她。最后,我们把《清凉寺钟声》海报作为礼物交到她手上,那一刻,摄影棚里非常安静。
新近上画又毫无排片的《又见奈良》,就是这样一部电影。《米花之味》的傣族舞是在强抒母女的和解,而《又见奈良》片尾的三人行,每个人的心事像是在邓丽君的歌声里徘徊,又像是他们各自的愁绪全都失去了力量,只能在夜色里逐一飘散。
“一个人无论往哪里走,无论从事什么事业,他终将回到本性指给的路上”,一个人想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想要有光明的未来,他知道自己需要不断地前进,一步步地继续走下去,然后才能攀到高峰。然而一个人,无论做什么样的事业,最终他的归途还是他本性所指引的地方。
42年前的1978年10月26日,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的第一个日本电影周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成都等城市举行,上映的三部影片可以说是经过了千挑万选,其中,《狐狸的故事》被认为是日本电影的骄傲,摄制组耗费了三亿日元,在北海道跟踪拍摄了整整四年时间,才完整讲述了狐狸一家的故事,它不仅是一部老少咸宜的动物电影,也表达了日本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