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讯 “没想到老来还有工资领。”3月20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易地搬迁生态移民新城农民工创业园一家电子厂打工的50多岁的移民韦玉琼笑着说。今年春节,韦玉琼一家从大化六也乡加司村搬迁移民新城居住。节后,儿子、儿媳前往广东打工,韦玉琼留守家里照看孙女。
蓝美忠正在新城的农民工创业园学习做纽扣来料加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晗摄中国青年网河池11月30日电(记者 李晗)2014年底,韦玉红带着两个孩子和自己的父亲搬到了广西河池大化县县城的楼房里,她的祖辈一直生活在广西河池大化县六野乡茶油村任内屯,丈夫大部分时间在南宁做工。
11月29日,40多岁的蓝美忠正在新城的农民工创业园学习做纽扣来料加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晗 摄中国青年网河池11月30日电(记者 李晗)2016年年底,广西河池大化县生态民族新城内的农民工创业园内租户依然十分热闹。
去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创新举措,努力聚集人气,让搬迁入住民族新城的农民工实现就业,捧上了“金饭碗”。大化县易地搬迁生态民族新城(以下简称“民族新城”)2012年12月动工,计划总投资50亿元以上,规划安置1.5万户6万人。
人民网大化6月14日电 6月8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李宁波一行到大化瑶族自治县就农民工创业园建设等有关工作进行调研,河池市副市长文建中、市人社局局长黄柯云、县委书记韦朝永、县委副书记、县长蓝瑞轩等区市县领导陪同调研。
广西新闻网南宁6月3日讯(记者谢琳琳 通讯员蓝雁)近日,记者从广西教育厅获悉,2016年我区将有4.75万名易地扶贫搬迁适龄儿童需要在安置区入学,广西教育厅将移民搬迁安置区学校建设工程统筹纳入广西“双千计划”及“全面改薄”工程,每所新建学校奖补资金400-700万元。
2010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518.65万元,贫困人口从20.71万人下降到9.87万人,10.84万人摘穷帽,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3387元增加到5700元,增长68.29%。
广西新闻网通讯员陆荣斌 摄直播现场。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陆荣斌 摄广西新闻网大化3月27日讯3月26日18时至20时,“壮美广西三月三·暖心生活节”大化瑶族自治县县长直播电商带货活动在该县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民族新城举行。
六月的河池,到处绿意盎然,当你走进市大任产业园,一辆辆施工车在山丘上来回穿梭,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当你走进都安瑶族自治县农民进城创业园,一家家企业里坐满了来自生态移民搬迁群众的员工,他们正熟练的操弄着手里的技术活,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这是河池近年来大力打造新型产业园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