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宛自称高祖是光绪年间的举人,曾祖父是民国时期民族资本家、国大代表、军统少校,祖父也是民族资本家,父亲是国企领导。这就是他引以为荣的出身。前几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分析谢小宛的内心世界,结合其出身我指出,谢小宛这样的人,对自己的出身津津乐道,以为荣耀,显然在骨子里是以贵族自居的。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年轻人择业也是人生大事,一定要慎之又慎。最近,谢小宛与老话篓子一唱一和,不光在打《劳动法》的擦边球,而且公然违背《劳动法》,以提高劳动者收入为名,为老话篓子这样的企业主最大限度榨取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而鼓与呼。
在传统意义上,骨气是一个人的气节和操守,是在面对各种诱惑、压力和不同价值观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古有文天祥,兵败被俘,宁死不屈,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他在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时,坚守自己对南宋的忠诚,这种骨气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几天网络上一直热议着一个名字——谢小宛。没错,她就是那个在美国加州山火灾难发生时,发文为美国祈祷的“好心人”。说实话一开始很多人看到她的这条动态时,心里还觉得挺温暖的——毕竟山火无情,人有情。在全球化的今天,关注别国灾难、表达关切,是每一个有良知的人应有的行动。
在谢小宛文章中,谢小宛及其追随者对《毛泽东选集》的态度,反映出这一群人的反动立场和对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的极端轻薄和偏见。《毛泽东选集》不仅汇集了毛泽东的个人智慧,更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和历史经验的结晶。
谢小宛曾祖父是中统特工,甚至是“红色特工”,完全是谢小宛的臆想。用乐观的枫叶的话说,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是谢小宛“抛的大瓜”。所以,没必要再考证下去。但有一件事过去很长时间了,现在依然耿耿于怀,那就是谢小宛的妄想症。
这就使我产生了一个问题:人民公社的实践是失败了?我们先来看看有关专家的研究所提供的事实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曙光在《王曙光:全面反思人民公社制度的利弊》一文中指出:“人民公社是中国工业化和赶超战略的产物。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该篇文章结尾“我想世界上有善心良知的人们,看到美国受灾后定然会为之祈祷的。”最近一位叫谢小宛的博主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平日里她好似一位指点江山的斗士,非常喜欢对国内外各种热点、政策侃侃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