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产生的同时,春秋时期的鲁国产生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学说,“齐文化”与“鲁文化”在发展中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那么“齐文化”与“鲁文化”各自的特点、差异是什么?二者融合产生的齐鲁文化,对于我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深远影响呢?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妍妍编辑|妍妍《——【·前言·】——》说到“山东话”,很多人以为整个山东的人都说一样的方言,其实这是个大误会。
在中华大地的东部,有一片钟灵毓秀、历史悠久的土地——山东,这里号称齐鲁大地,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与辉煌。然而,令人好奇的是,山东简称“鲁”而不是“齐”,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和深刻考量呢?从历史地位来看,齐国和鲁国在不同时期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鲁国,周朝诸侯国,姬姓鲁氏,侯爵,首任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鲁公伯禽。西周初年周公先是辅佐周武王,后又辅佐天子周成王东征灭掉了伙同武庚叛乱的奄国,受封于奄国故土,由于周公要留在镐京辅佐周天子,于是让自己的长子伯禽代为赴任,沿用周公初封地“鲁”称号建立鲁国,定都曲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