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调姿,调息,调心。初步入门先调姿,也称作调身、调形或调体势等,都是一个意思。随着呼吸的“深、长、绵、柔、和、顺、自然”状态的不断提升,心得到自然的调整,神意自然而然地得到了较好的安定,心得到平静,初步实现了心平气和,气和神定的功态。
八段锦作为养生气功,其基本操作内容依然不离“调身、调息、调心”三调。调身就是调形体,调息就是调整呼吸、调气、练气、吐纳,调心就是调神。然而,要想快速把握这三调,还得从八段锦的预备式入手。甚至可以说,养生气功八段锦的真正训练还得从预备式开始。
调息、呼吸自然,这些似乎比较容易掌握,困难的是调心,调控意识,使大脑入静,却是使初学者难以做到的。似看非看,不可用力 又不可放弃随杂念而去,或凝神丹田气穴,可用手指随呼气之时点按脐下一寸三分之处,以帮助思想集中于丹田,如此日久,只要有这一念被存,纷繁杂念便不能再犯,安静舒适,呼吸也随之柔和,这就达到了初步入静的阶段。
文/张海波 北京中医药大学 副教授中国医学气功学会 秘书长李照琦 北京中医药大学调身、调息、调心,简称“三调”,调整的是人体重要的生命活动内容。形形色色的中医养生功法均由三调组合搭配而成。通过三调,凝聚形气神三调中的调身是调控身体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操作,也称炼形、身法等。
气功的三调分立无论学练何种功法,都必须学习其三调操作的内容。如前所述,所有的气功功法均由三调所组成,不同功法的区别只在于三调的不同组成搭配。学练之初,常用的方法是首先逐一学习三调操作的内容,将每一调的操作内容分别掌握至熟练,这就是三调分立。
八段锦是健身气功,是气功就要讲究“三调合一”,很多人对“三调合一”不理解,认为不就是集中注意力做动作再加上呼吸配合动作吗?其实调心除了排除杂念、专注,还有个更为重要的作用——培养意念。接下来的几篇文章就来探讨一下意念,会尽量做到通俗易懂。两个场景了解意念先通过两个场景来了解意念。
写了不少八段锦文章,发现一个规律,就是只要是讲动作细节的推荐和阅读就比较高,只要写深入些的感悟看得人就少很多。比如之前写过的六层面五阶段、动桩、呼吸、频次强度等,受到的关注就不多。这说明多数人仍然处于只关注动作的阶段,甚至有些还没怎么实践。
前天,遇到头条让我回答的一个问题——#气功的深层原理是什么?#我非常简要地回答说:“气功的深层原理一点都不复杂和神秘。气功是使用自我暗示核心手段进行自我催眠(所谓入静状态),通过这种有效放松心理紧张方法促使自身生理功能协调,达到防治心身疾病的自我心身锻炼方法。
其中,除了提到“江西中医药大学气功研究所至今仍然变着花样宣传外气和用外气理论培养气功专业大学生和研究生”外,特别提到“另一个典型事实是,由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的由刘天君和章文春为主编的全国中医药大学使用的《中医气功学》统一教材,至今充斥着介绍外气和特异功能的内容,伪科学谬种流传!”
扬子晚报网1月16日讯(通讯员 童建军 郭雨旸 记者 陈咏)“阳康”之后,能锻炼吗?“阳康”之后,还有点咳嗽、气短、胸闷怎么办?记者16日从扬州市职业大学获悉,该校体育学院科学创编“阳康”后健身气功,受到学校师生关注习练。这一循序渐进的锻炼方法,还得到医院专业人士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