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恒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雄,阳也,公也,表也,男也,正义也,雄浑之气,阳刚之美,学会分辨事物的属性,从而知道它的作用,以此来正确的引导和利用,代表了事物的一个方面。
道德经.帛书版.第一章。【甲本】: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其实在秦汉以前老子五千言的篇章次序,并不是现在《道德经》这样,道篇在前,德篇在后,次序正好是相反的,这个恐怕知道的人就很少了。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不管你在哪里,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看到天,看到日月星辰,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这种变化深深的影响着地球上万物的变化,花开花落,萌芽叶绿,七情六欲,生老病死。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由小到大,由轻到重逐渐发展起来的,刚生下来的婴儿才几斤几两,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达到几十上百斤,体重在增加的同时,智力、器官发育也在逐步完善,思维思想也在日臻完美。
比马王堆帛书《老子》更接近真老子真实原版的《道德经》,是楚简《老子》。老子本已对“道”与“德”都给出了明确定义,但这些定义因为专制统治者的文化自私,篡改经典,在之后流传的版本中不复存在,面目全非,导致了如今千人千解的怪相。
《道德经》开篇讲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各路专家、各种书上对这句话的解释各种各样,大多数解释为:“道这种东西是不可以用语言表述的,如果能用语言表述出来那就不是平常的道了。可以用文辞命名的名字,不是平常的名字。”
比如说目前的版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可以这样断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比如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也可以这样断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