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科兴新冠疫苗停产的传闻冲上热搜。1月10日,一份名为“停发新冠项目绩效工资方案”的文件在网上传播,落款为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公司(简称“科兴中维”)。文件指出,公司新冠疫苗已全部停产且公司目前也无新冠疫苗产品销售。
据报道,科兴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杨晓明因涉嫌多项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被警方带走调查。这一消息迅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人们纷纷担忧这一事件将给老百姓带来怎样的灾难。那么,这场灾难究竟由谁来管?让我们一起来揭开科兴疫苗事件背后的真相。
导语:自从2019年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让全世界的人民都陷入到了担忧和恐慌当中,好在我国政府很快就有所触动,带领了许多医护人员以及科学家加入到了抗疫的战争当中,在许多科学家的努力之下,新冠肺炎疫苗也被研制出来了。而新冠疫苗一般有北京科兴疫苗以及北京生物疫苗,而人们在接种时也接种了不同的新冠疫苗。
路透社14日发布独家调查报道,美国国防部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第一年期间发起秘密行动,不断用虚假账号在社交媒体上散播关于中国科兴疫苗的虚假信息,以煽动当地民众对中国疫苗的质疑,并打压中国在菲律宾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科兴新闻发言人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已注意到上述报道。
今年11月,有一家叫做时代数据的传媒公司做了一个「2022中国医药生物百强榜」,综合企业营收、利润、负债等财务数据给出评分,其中被称为「药茅」的云南白药勉强挤进前十,而第一则是被去年净利956亿元的科兴生物摘得「1」。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未名医药前实控人和董事长潘爱华与未名医药之间的纷争,更受关注的是潘爱华、未名医药等各方对于北京科兴的控制权之争,近两年,已相继曝出“拉闸断电“、举报行贿、互相起诉等“交恶”事件。
近日,路透社揭示美方为抹黑中国科兴疫苗而故意编造虚假信息的行为,严重违背伦理原则,漠视生命价值。此风行于菲律宾,快速席卷东南亚、中亚乃至中东,其目的昭然若揭:损害我疫苗信誉,确保自身疫苗供给,且抗衡我国在地影响。
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急接近3000万例,死亡人数超90万例,疫情还在发展,形势依然严峻——对疫苗的需求有增无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截止10月19日44个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另有154个正在进行临床前研究。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关于科兴感染效率的数据图,图中表示,根据香港第五轮疫情的最新数据,科兴预防奥密克戎的有效率较低,即使是已接种第三针,在接种后14日,防感染的有效率仅为36%,而6个月后,仅剩8%。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