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扶大叔进行治疗。红网时刻新闻2月23日讯(通讯员 杨婧)“感谢县人民医院外一科、神经内科和现代康复治疗科的专家团队,让我康复后重燃生活的希望,期待今后继续得到你们的帮助让我有更好的恢复。”近日,49岁的扶大叔在家人的陪伴下在郴州市桂东县人民医院顺利出院。
脑梗5年后,竟再发脑梗,61岁的张奶奶(化姓)两次经历生死瞬间。武汉市武昌医院康复医学科以精准康复治疗,助力其提升生活质量,“重启”新生活。五年前,张奶奶突发脑梗死,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但下肢功能受到极大影响,长期卧床,只能在家人搀扶下缓慢步行。
脑出血是常见的急危重症疾病,因其致残程度重、死亡率高,常常让人“闻风丧胆”,开颅清除血肿更是让人不寒而栗。今年40岁的周先生,便因突发脑出血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连轴工作“熬”出病周先生原是一名快递公司的搬运工,因平时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而不得不常常加班。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通讯员 江泓颖 陈舒八旬老人突发陷入昏迷、右肢偏瘫,紧急检查发现脑部的重要血管几乎全部闭塞,武汉市第三医院专家团队紧急手术,取栓后打通血管。目前,老人已经清醒,并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慢慢下地行走。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 毛易媛 通讯员 江泓颖 陈舒)近日,82岁的段婆婆在与邻居聊天时,突发昏迷失语伴右侧肢体偏瘫,被送到武汉市第三医院急诊就诊。急诊科医生接诊后发现, 婆婆的丘脑及基底节区多发缺血灶,需要入院紧急进行治疗。
近日,41岁的赵先生(化名)因患有脑梗导致偏瘫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患者立即来到哈医大二院就诊,医生与家属协商后决定为患者实施迷走神经刺激器植入手术(VNS)。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后续的治疗仍在持续进行中。
极目新闻记者 王晨曦通讯员 贝兰男子突发脑出血意识不清,情况危急,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阳逻院区神经外科专家团队运用3D血管重建技术与神经内镜相结合,为患者精准清除颅内血肿,最终使其转危为安。专家提醒:近期武汉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大,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红网时刻新闻3月31日讯(通讯员 钟孝情 高琳)“谢谢你们,让我儿子又站了起来,让我们全家又看到了希望!”3月30日上午,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270斤小伙王凯宾(化名)脑溢血后经过医护人员近1个月的康复训练,终于成功站了起来!
中新网甘肃新闻1月18日电 (王永芳)“叔叔,我来给你送感谢信,谢谢你救了我的生命。”一位8岁的小女孩用稚嫩的声音诉说着这样感人肺腑的话语,用纯真的感情表达了对兰大二院神经外科三病区周保元主治医师、儿童重症医学科曹娥英主治医师的感激之情。
鲁网8月10日讯近日,43岁刘先生突然不能说话,左侧肢体活动不灵。医院诊断为脑梗死,颅脑CT显示右侧基底节放射冠区梗死。经过积极治疗,病情逐渐稳定下来,医生告诉他和家人,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了,但是脑梗死造成的后遗症,就是偏瘫,能不能恢复到原来正常的情况,没有把握。
神志清醒,理解能力正常,却不能正常说话……自2024年1月,59岁的孙超(化名)突发脑出血后,言语功能障碍就成为最大的困扰,原本开朗健谈的他却连最简单的词语都不会说,这对孙超和家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庆幸的是,在接受了2个月的康复治疗后,孙超终于恢复了语言能力,回归正常生活。
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悲欢离合。未曾想到,一个肩负家庭重担的“顶梁柱”,看似身强力壮的男子汉,在9月的一个凌晨会突发“急性脑出血”,右肢软瘫无力,意识昏迷被送往重症监护室。眼前的他,年过五旬,是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孙现荣(化名)。
极目新闻通讯员 李林牧 姜婵媛“谢谢医生,以后我一定会盯着她服降压药,每天检测血压……”11月28日,武汉市普仁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病房内,肖女士(化姓)的爱人陈先生(化姓)看到前来查房的医护人员,不住地连声称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