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当地时间6月17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战时内阁已解散。消息一出,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8个月前的2023年10月,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后,以色列组建战时内阁,以应对战时事务。近期,以色列战时内阁分歧日益公开化,核心成员接连退出,直至此次最终解散。
在为期一年多的以色列总理所讲的以色列在7条战线的作战中,也门胡塞武装始终是以色列方面的一个痛点,也就是说也门胡塞武装不断的攻击以色列的本土,而以色列很难以有效的对胡塞武装进行回击,所以形成了以色列方面一个持续的痛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黎巴嫩多地通信设备爆炸事件发生后,世界很多媒体都预测以色列将对黎真主党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当前加沙停火迟迟实现不了,黎以大战又将开启,以色列为何不惧多线作战?这样打下去,对中东局势有什么影响?来看特约评论员李绍先的解读。
最近,以色列国防军身陷南北夹击。6月15日,8名以军士兵在加沙南部拉法的一次军事行动中遇袭身亡,哈马斯下属武装派别卡桑旅随后宣称制造了这起事件。在北部黎以边境,黎巴嫩真主党和以军继续相互袭击,局势持续紧张。
中东的形势又趋于紧张,在向升级为战争的方向演进,所以引发了国际社会高度的关注。在这九个月中,就黎巴嫩真主党和以色列之间这个冲突,几次面临升级:从刚开始的双方对射边界一带,大概纵深4公里区域,到最后一次次地扩大,扩大到20公里、30公里,甚至以色列的战机轰炸黎巴嫩的纵深最远到了120公里。
当地时间11日,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发表声明证实,联黎部队位于黎巴嫩南部纳古拉的一座哨塔附近发生两次爆炸,造成两名维和人员受伤。这是48小时之内,联黎部队位于纳古拉的总部第二次受到爆炸影响。此外,以军还袭击了黎南部边境拉布纳地区一处联合国维和部队掩体,损坏了车辆和通信系统。
新华社耶路撒冷9月27日电(记者王卓伦)黎以冲突正持续升级。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哈莱维25日要求以军部队“为可能的地面进攻做好准备”。以外长卡茨26日在社交媒体上说:“我们将继续全力与真主党作战,直到胜利,并确保北部居民安全返回家园。
在本周有关巴以局势的话题中,最突出的就是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再次否决有关要求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停火的决议草案。这是美国作为常任理事国第六次对此类决议行使否决权。多国代表对美国一票否决的做法深感失望。为何美国一而再、再而三的一票否决安理会有关加沙停火决议?美国视安理会与国际法为何物?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分析说,以方此次空袭未来将引发胡塞武装更多、更直接的袭击,目前以色列同时面临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武装、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也门胡塞武装、伊拉克民兵组织等多方面袭击,因此整个地区局势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近日,有以色列媒体指出,以军在黎巴嫩南部地面行动的第二阶段已经开启,行动目的是摧毁真主党的导弹武装,并向该组织施加更多压力。如何看待以军在黎巴嫩地面行动进入“第二阶段”?接下来双方冲突的形势会不会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