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烤红薯和蒸红薯哪个更健康”的话题,火爆全网,总参与人数达1亿人。这是一场关乎每个人的健康和美味的大讨论,也是一场关乎每个人的情感和理智的大较量。网友们纷纷拿出自己的理由和证据,为自己喜欢的烹饪方法辩护。
寒冬又至,你想不想来上一个烤红薯暖暖手再暖暖胃?其实,这一司空见惯的食物,原本不是中国土生土长,而是漂洋过海不远万里“移民”过来的。 郭沫若激赞“红薯之父” 豫剧《七品芝麻官》里的经典唱词:“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今年快50岁的张世群说,在美兰灵山、演丰、三江3镇种植的地瓜之所以被称之为三角宁地瓜,是因其叶片似三个角,地瓜表面也不规则,有点歪歪扭扭,在本地方言中叫“宁”,所以当地方言就叫它三角宁。当地村民在4月份收获地瓜后,都会将一些品相不错的地瓜存放起来,等到10月份再育苗栽插。依靠这种
新华网北京9月25日电(袁思陶、伊媛) 近日,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围绕番薯(又名地瓜、红薯、白薯)这一食物,题写了一系列文字,发表于书法公众号“两块砖墨讯”上。同期刊登的还有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王振关于番薯的词作。
为探索全媒体时代的社科普及新模式,让社科知识融进百姓生活,让文明乡风浸润百姓心田,荆楚网(湖北日报网)在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下,特别策划《文安荆楚》系列短视频,推出《文安寻踪》《文安说理》《文安乡风》三个短视频栏目,普及社会科学知识,弘扬荆楚优秀文化,宣扬湖北乡风文明成果,
每当饥肠辘辘的时候,总能想起小时候在田埂旁守着的那垄土堆里的烤地瓜。看着风拉着烟在空旷的田野里肆意奔跑,甜蜜带点焦香的味道就牢牢的刻在了脑海里,以至于一看到番薯,味蕾就自动的跳跃起来。番薯吃多了,才知道福州市长乐区的番薯是最好吃的。
挟入藤篮试秘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这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郭沫若1963年所作《满江红——为红苕传入中国370年而作》的内容,生动形象地真实记录了中国引种番薯第一人、甘薯之父陈振龙的功绩。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将于7月16日-31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这是中国第二次承办世界遗产大会也是中国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领域承办的最高规格的国际会议世界遗产大会这一国际性重要会议对福州乃至福建,都意义重大倒计时2天!我们准备好了!
近期,何弘、尚伟民著《粮食,粮食》由大象出版社出版。作品从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着眼,以我国粮食核心区建设为主线,从粮食问题出发,基于个人经验、溯及民族记忆,力图在对河南从“天下粮仓”到“国人厨房”转变的描写中,促使大家牢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