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驱使我不知不觉地走入其中,甚至在看完电影踏出电影院大门的那一刻依旧回味无穷。曾经以为是电影院中那块巨大无比的银幕,让我产生身临其境的错觉。但转念,如果不是排山倒海般的声音能量汹涌而来,单凭一块“雪白”的银幕,何以让我痴迷若狂?
9月27日,猫眼娱乐发布首个面向长剧本解析的动态故事板AI生成工具“神笔马良”。该产品可根据用户上传的剧本,进行一键智能分析、智能角色创作、智能分镜创作、智能台词朗读,实现剧本内容的视听化呈现。通过文字向有声视频的智能转化,“神笔马良”实现了AI技术在影视创作前期的有益探索。
1935年在上海公映的《大路》本是一部无声电影,而今天上映时却从头至尾都有音乐贯穿。一个月前,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85后副教授、留美钢琴博士朱昊冰,依照电影情节和原有配乐的风格,通过自己的衍生创编和现场钢琴独奏,“补全”了整部电影的音乐。
科技史上的今天 1910年8月27日,爱迪生宣布了他的最新一项发明:有声电影。他在同一时间里把声音和图像同时记录下来,弥补了电影诞生以来“哑巴”的缺憾。有声电影的产生,使得电影由无声期的纯视觉艺术发展为视听结合的艺术。
自学成材的爱迪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发明了自动电报发射机和接收机(1874),留声机(1877),炭粒话筒(1877),并于1879年成功地发明了第一种可供出售的白炽灯。爱迪生利用在他名下的几百项科学发明,建立了“爱迪生电气公司”,1892年改为“通有电气公司”。
著名导演杨德昌曾在其电影《一一》中借角色之口说过一句话,他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至少延长了三倍。是啊。通过电影,观众可以闻其未闻、见其未见、感受其未曾感受过的一切。即便没经历那么多,也可以通过电影认识整个世界。
作者:晁水导演达瑞斯•莫德的处女作《金属之声》在2019年多伦多电影节首映后,成为最大黑马,提名第9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音响等6大奖项,并最终夺走了那届奥斯卡的最佳音响奖和最佳影片剪辑奖。
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打雷声?小时候的答案可能是,眼睛在耳朵前面。而开始接触物理学之后,答案则成为,光传播速度要比声音快得多。甚至,也根据这个基本常识做了许多物理解答题。▲ 图片来自:unsplash先有画面,后有声音,这个看似不成规律的一个现象,也普遍出现在许多行业领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