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S新媒体讯 “早高峰”路上免不了堵车,堵车容易引发“路怒”。近期,市民梁女士就因为车辆堵路的问题,与人产生了纠纷。3月17日早晨,梁女士开车上班,经过博爱路时,发现一旁的车道上向往常一样停着辆车,堵了一整条通道,使得车辆激增。
就在碰撞停车之后,恶意别车的驾驶员下车之后愤怒的敲打着女司机的窗户玻璃,在怒吼让她下车无果之后,这位驾驶员不顾车流直接跑到马路对面抱起一块石墩砸向女司机的前挡风玻璃,紧接着又绕道车前方,狠命的踹,踹完了不过瘾,又去砸女司机座位的玻璃。
“路怒症”,意思是带着愤怒的心情在路上开车。一些“有车一族”平时呈现出一副“好好先生”、“好好小姐”的模样,但没想到开车遇到鸡毛蒜皮点小事会换上另外一副让人意想不到的暴躁面孔。患上“路怒症”的司机轻则怒骂几句泄愤一下,重则故意挑衅动手动脚就干上了。
□ 本报记者 孙天骄“冲动是魔鬼,我当时太上头了,没想到一拳打下去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后果……”广东省深圳市俩货车司机在工地园区内因车辆通行问题起了口角,继而大打出手,其中一方受伤倒地,另一方也进了看守所。经伤情鉴定,被害人胡某某所受损伤为轻伤一级。
扬子晚报网12月25日讯(通讯员 张爱国 记者 梅建明)“我现在真的很后悔,当时不应该去逼停人家的车,还开窗辱骂她,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近日,在南京江宁东山交警中队事故处置办公室里,司机刘某低下头后悔地说。据介绍,这是一起由“路怒症”引发的交通违法行为。
盛夏的午后,空气仿佛都被晒得扭曲,知了在枝头不知疲倦地鸣叫,平添几分燥热,街道上车水马龙,喇叭声、引擎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着都市生活的喧嚣乐章,就在这看似平凡的一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冲突,打破了往日的平静,也将一个原本陌生的词汇——“路怒症”,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近日,有网友曝出一段行车记录仪视频。并称其为:昆明最火爆女“路怒族”。视频中两辆云A车发生擦碰,男司机疑似辱骂了红色轿车的车主,女子顺势扇了男司机两个巴掌。警察和另一位男士出面劝架未果,女子接着将其推倒在地,30秒的视频中男司机并没有还手。目前,事件原由还不清楚。
只能说东北的女人真忒“彪”了!可能因为之前的行驶中两车曾发生过龃龉,竟然在车来车往、异常忙碌的交通主干道的红绿灯路口处寻衅滋事,与男子火爆互殴上演全武行的闹剧,导致一名劝架女子在双方的拉扯中意外倒地而被行驶车辆辗轧身亡的惨剧!
上周,本报报道了当前司机“斗气”引发的暴力事件频频见诸媒体,“路怒症”成了眼下的一种顽疾(详见本报5月11日A05版)。昨天晚上8点,刚刚独立开车一个多星期的卢女士就真真切切感受到一回“路怒症”的威力,这让她很后怕。
文|墨迹先生每个人都是这个急噪不堪、急功近利社会的受害者,也都是这个充斥着特权意识,并缺乏普适价值和现代契约精神制度环境的弱者。所有的路怒症,都不过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与应急反应,比起谴责施暴者,更应该质疑和挑战的是立法者和执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