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我在北京旅游。9月30日下午,我参观了座落在什刹海旁的恭王府。稍微了解清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恭王府的名字来自晚清的恭亲王奕訢,他是咸丰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并且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创建了负责外交事务的总理衙门。不过他并不是恭王府的创建者。
恭王府坐落在北京寸土寸金的什刹海畔,是一座保留非常完好的王府建筑,虽然叫恭王府,最著名的主人却是大清首富和珅,大家津津乐道的也是这宅子得的“壕”。今天,我们换换口味,来讲几个恭王府里与“壕”无关的小故事。
小时候它并不是个景点,而是被8个单位和200多户居民共同使用着,多年的失修和为了办公居住方便所做的改动,使它早已失去了原有的华丽与庄严,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曾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王府,而且始建者竟是18世纪的世界首富和珅,这位“天下第一贪官”不顾逾越皇权的罪行,精心打造了这座让皇帝的儿子都羡艳不已的“中国第一豪宅”。
它因曾经的主人身份紧要,让乾隆、嘉庆、咸丰、光绪等多位帝王也纷纷到访,如今的票价竟和故宫淡季时的门票持平,这座有9个足球场大、历经了200多年岁月变迁、承载着“半部清代史”的地方就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恭王府。
作为古都北京,名胜古迹众多,但有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却很容易被忽略,除了它自身十分低调,也因其名字很不像是个景点,但它却拥有比故宫金鸾殿还壮观奢华的大殿,不仅尺寸上堪称“天下第一殿”,还有全国最高、最大、最珍贵的金丝楠木柱群,一根估价就几十个亿,连紫禁城里都没有,而这样独一无二的地方门票却只需2元,这就是天安门隔壁的“劳动人民文化宫”,不过在1420年-1924年的五百多年中,它的名字叫“太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