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神经刺激器等无线充电的医疗电子产品在最近几年获得了不小的技术发展,这便为治疗疾病、缓解疼痛带来了一些新的解决方法。不过,心脏起搏器的电池续航是有限的,为心脏起搏器更换电池是一项风险巨大的手术,现在,科学家找到了解决风险的办法——隔着人体,为心脏起搏器无线充电。
【编者按】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上海。为了这场一年一聚、永不落幕的盛会,新老朋友们正带着新产品、新技术和新服务赶赴进博,共同点亮这个交流、合作、共享的“东方舞台”。今年的“四叶草”将迎来哪些亮眼展品?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 26日宣布,该院的郑在雄(정재웅)教授的研究团队和延世大学医学院金正勋(김정훈)教授的研究团队共同研发出了,使用智能手机就能控制脑神经回路的“脑植入型无线光遗传学设备。它不用专门更换电池,使用智能手机就能为其充电并能遥控移植进活体的设备。
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 Ada Poon 的团队今天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发表论文称,其团队研究出了最新的无线充电方案,能为植入体内的电子仪器(如心脏起搏器,神经激发器等)提供中场无线充电,电源仅有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临沂市中医医院高铁院区心血管病科主任刘新宇带领心血管介入团队在北大国际医院陈学智教授的指导下,精准操作、默契配合,顺利为一位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成功植入雅培AVEIR VR无导线起搏器。
医生为老人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百岁老人最慢心率每分钟仅29次,且因体重太轻等原因,无法安装传统心脏起搏器。日前,心脏起搏和电生理专家、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党委书记郭军教授团队为一名百岁老人成功植入了无导线起搏器。有了无线“马达”的强力辅助,老人心率被调整到了适宜数值。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主讲人: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医师 林锦璇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型的医疗器械。随着科技的发展,心脏起搏器治疗范畴越来越广泛,最主要用于心动过缓的治疗。目前,药物治疗效果有限,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已被越来越多患者接受。
最近,苹果公司发布警示,iPhone中包含磁体,以及会发射电磁场的组件和无线电装置。所有MagSafe磁吸配件也都包含磁体,并且MagSafe充电器和MagSafe双项充电器均包含无线电装置。这些磁体和电磁场可能会对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等医疗设备造成干扰。
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生物电工与智能健康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赵军、赵毅航、武志军、王磊,在2022年《电工技术学报》增刊1上撰文,构建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心脏起搏器电磁仿真模型,并且计算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不同功率等级下的最小安全距离,研究分析了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对心脏起搏器的电磁兼容与热效应影响。
苹果警告iPhone12别靠近心脏起搏器,因MagSafe配件可能对其造成干扰。这一声明引发关注,手机真能干扰起搏器?撰文/记者 赵玲 编辑/刘昭新媒体编辑/聂淑芳采访专家:赵战勇(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电子发烧友和“果粉”想必对iPhone 12并不陌生。
研究人员利用中场辐射对植入兔子体内的米粒大小的心脏起搏器进行充电。除了起搏器、脑深层刺激手术、人工耳蜗,医疗植入物未来或将包括一些更具生物电子特性的装置,比如能够调节激素水平、控制食欲、降低血糖、治疗脑损伤的设备。但在我们植入各种电子器件之前,科研人员必须想出为它们充电的办法。
制图:冯诚杰30秒快读1、iPhone 12 不仅要钱,还要命?1月26日,一条“苹果公司警告iPhone12别靠近心脏起搏器”的新闻被顶上热搜。2、1万元苹果iPhone 12是如何“逼停”10万元ICD的?
在美敦力系列文章中,我们提到美敦力作为心脏起搏器起家的医疗器械之王,现在产品领域已延伸到神经科学。特别是1997年,美国FDA批准了美敦力将DBS应用于治疗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的申请,由此,美敦力再领新河,引导业界开创了脑起搏器/深部脑刺激医疗应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