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14年7月到1918年的11月,一共历时4年3个月又两周,这也是人类首次全球范围内的大混战,主要战场在欧洲,但是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参与,当时参战人数大约有7000万人,死亡人数达到了1800万,丧生者中一半是军人一半是平民。
文章标题: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以色列遭到黎巴嫩真主党火箭袭击前言:最近,中东地区的局势再次升级,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黎巴嫩真主党向以色列发动了军事袭击,破坏了曾经的停火协议,这一事件改变了一切。
第一次世界大战卷入国家33个、人口15亿,伤亡3000余万人。一战结束后,由于原有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时隔不到20年又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它把84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口卷入战火,军民伤亡1亿余人。
碍于当年的技术条件限制,现在我们看到的大多描绘上世纪30-40年代战争的照片都是黑白双色而非彩色,这对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当年那段历史造成一定障碍。而通过重新上色,则可以让这些老照片重新焕发活力,以彩色的方式在照片中重新拼凑起当年的峥嵘岁月。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参战国家达33个,15亿人被卷入战争,各国投入军队超过7000万人,有850万士兵和1300万平民死亡,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19世纪末,迅速强大起来的德国为争夺世界霸权,要求重新划分世界殖民地,这就严重威胁到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的利益,从而使各国矛盾日益激化,其中,主要矛盾有四对,即英国和德国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市场的矛盾,俄国和德国的贸易矛盾,法国和德国因普法战争的矛盾,以及俄国和奥匈帝国因争夺巴尔干半岛的矛盾,于是,矛盾重重的欧洲,在德意志帝国首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签署《三国同盟条约》组成同盟国,与此同时,英国、法国、俄国签订“三国协约”组成协约国,共同对抗同盟国,从而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作好了组织准备。
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间,先后有60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到二战中,约有1.3亿人受伤、7000万人死亡,战争损失5万多亿美元,合今天的270万亿美元,其爆发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被迫和英法等国签订了《凡尔赛条约》,从而使德国丧失了1/8的领土和1/10的人口,由此在德国人心目中埋下了复仇的种子,当纳粹党党魁希特勒上台后发誓报仇,他先是建立了法西斯独裁政权,又以极快的速度重整军备,并在短短的几年间,就把德国从《凡尔赛条约》的受辱者变成欧洲最大的军事强国,与此同时,在意大利和日本也分别出现了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党和日本的军国主义思想,两国也先后建立起法西斯政权,而希特勒为摆脱《凡尔赛和约》的束缚和外交上的孤立,遂与日本和意大利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该协定的签订标志着德意日三国正式结成法西斯侵略集团,同时也形成了“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国联盟,而英法两国为了抵抗轴心国联盟,也逐渐联合起来组成同盟集团,从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作好了组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