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易,首先是为了客观真实的认识自我,认识人生,认识社会,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是为了在人生道路上趋吉避凶,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最终是为了由易入道(此道是指人生宇宙之真理,非单指道家,下同)。
有几位朋友问我究竟什么是传统文化,到底怎么学,由于本人嘴拙,下面浅谈本人学习之心得。去年的什么时候好友小王就拿了《和谐拯救危机》这一纪录片给我,大凯是因为我的福薄吧,大致看了第一节就没有再看,及至最近才认真看完。
在特殊时期,所有人都好,如果你也好。未必是真好人。所有人都坏,如果你也坏,未必是真坏人。环境使然,随波逐流而已。当然精细处,还是有不同的。素质,教养恰恰就是从细微处展现出来的。没有文化,很可怕。事物的是非看不透。最后,要么凭心中正念。要么,还是随波逐流而已。
我们经常提到文化,但你认真想过没有,什么是文化?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他在其人类文化研究的开山之作《原始文化》一书中,首先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
文化不是知识,文化是对美的追寻!用更简炼的文字表达,则可缩写为:文化是语言和文字的总和。“文化”可以用四句话表达:1、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修养可分为两大主要内容。一是知识素养,体现在一个人的智商上;二是人文素养,体现在一个人的情商上。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以道德实践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自己对社会都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倡导应建立的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协调有序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实践要义,时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