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古代的器物,最初是炊具,后用作礼器。青铜时代,鼎的地位显赫,器体重大,铸造精美,先秦时期的鼎传世品或新发现的都是珍贵文物。“鼎”的古字形如下甲骨文金文【鼎】,象形独体文,象上有二耳,下有三足之鼎形。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鼎为古时重器。
祭祀,在我国古代受到特别的重视。《国语》说:“夫祀,国之大节。”又说:“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明质也。及天下之三辰,民所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为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也,非是,不在祀典。
§1. 鼎是国家政权的象征,是镇国的重器,放在王都家庙的所在。朝廷家庙是朝廷餐宴朝臣的处所,是朝廷颐养贤臣的象征。古代建立一个国家或都城首先是定鼎,因此,定都称为定鼎。要灭亡一个国家,首先要问鼎的轻重及其所在的处所。大鼎端端庄庄地矗立在家庙正殿的门口,端正而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