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崇祯皇帝吊死煤山……这些往事还历历在目。南明弘光元年,华夏大地此刻又一次陷入到无边的战火之中,无尽的杀戮给华夏大地的百姓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神州陆沉也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大清定国大将军多铎挥师南下,清军铁骑向着南明的江南半壁滚滚而来!
扬州屠城,亦被称为扬州十日,1645年5月清军举兵南下攻破扬州城。清军为了攻破扬州城付出惨重代价,有三个将领、一个贝勒的阵亡,故清军屠杀扬州城中百姓用来泄愤,清军将领多铎命令士兵屠城,十日不封刀,屠杀汉民达80余万之众。
1645年4月,清军在扬州制造了“扬州十日”,十天屠杀了80万扬州百姓。王秀楚在《扬州十日记》中记载了这血腥残暴的场景:“一清兵在前提刀引导,一清兵横槊在后驱赶,一清兵在队伍中以防人民逃跑,队伍中几十人被清兵如驱犬羊,稍有不前,便被鞭打,或立即杀掉。
历史是一面反映人性善恶的镜子,而中国历史上的“扬州十日”大屠杀则是一段令人胆寒的残暴事件。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事件,包括多铎的崛起、大屠杀的惨状以及他对真相的掩盖,以引发我们对正义的思考和珍爱和平、反抗暴力的警醒。
揚州十日作者的解读(五):16.作者本人没见过如何绑人,文中描述作者见到绑人2次:16.1. 諸婦女長索繫頸,纍纍如貫珠,一步一蹶,遍身泥土;绑人绑在脖子上,还是全是女人;这个只有贩卖黑奴的场景里出现,这种场景在电影里见过。锁脖子的黑奴锁脖子的黑奴16.
就在南明接连发生大案、与左良玉闹得不可开交这个节点,多铎军团全军南下,清军开始南征。四月十四日,清军渡淮河南下,史可法率军退守扬州,召刘泽清、刘良佐两镇军队同来扬州防守,二刘借口守卫南京更加重要,拒绝同史可法合兵,继续向南逃窜。
公元1645年的一个晚上,无边的黑暗笼罩在了曾经繁华十里的扬州城,一场腥风血雨向这座当时中国最富庶的城市扑来,城中的砸门声、惨叫声、喊杀声不绝于耳,响彻云霄。空气中弥漫着鲜血的味道,到处都是老百姓的尸首和被砍下的残肢断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