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唯一一个“香港的女儿”,梅艳芳从未声称过自己是成功的独立女性,但却无一人不认可她是港乐黄金年代的“大姐大”;她无意中实现了别人“做天后”的理想,却没有实现自己“做新娘”的理想,然而,也没有看客不愿赞同,她这一生实在是情义千金。
透过《梅艳芳》这部电影,我看到的不是一个明星,也不是一种在演艺圈里或辉煌或低谷的跌宕人生,而是看到了一个自始至终在生活的洪流里自强向上的人,一个保持着坚韧与善良的人,一个配得上“芳华绝代”的女性——梅艳芳。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蔷薇编辑|5号探秘人a2003年梅艳芳逝世,她的英年早逝轰动了整个香港娱乐圈。至今已有二十年,许多人仍怀念着她独特的歌声。而梅艳芳坎坷的人生经历,令人无不扼腕叹息。
梅艳芳不笑的时候算不算厌世脸呢?她的整体面部风格是清冷距离感+一点孤苦的,所以在演绎一些内心世界复杂的人设时候特别有代入感,和哥哥的多情双目不同,梅姑的一双眼睛总是包含万千情绪,是冷淡,是冷静,是冷漠,总感觉她的笑意不到眼底。
电影《何日君再来》别哭,别叫我名字“别哭,别叫我名字。”这是梅艳芳离世前留给世界的最后一句话。2003年12月30日,梅艳芳因宫颈癌导致肺功能衰竭,在香港病逝,终年40岁。一个月前,已重病在身的梅艳芳在香港红磡体育馆开完人生最后一场演唱会。
是夜,舞台上星光璀璨。能够称得上港台“天王”“天后”级别的人物悉数登场:曾志伟、成龙、梁朝伟、梁家辉、林子祥、刘德华、张学友、郭富城、陈奕迅、许志安、杜德伟、苏永康、草蜢、梁汉文、林忆莲、张曼玉、刘嘉玲、钟楚红、张惠妹、袁咏仪、郑秀文、杨千嬅…
从遭受欺凌的底层歌女,到备受尊重的一代歌后。梅艳芳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梅艳芳回忆:“以前艺人不受尊重,被人们呼为歌女、戏子,在他们眼里歌女是个不正经的行业,于是老师便阻止了同学与我来往,看着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自己永远是一个人,感觉十分孤单。”
虽说是去年底香港横扫票房的话题片,但《梅艳芳》看了大半个小时我就看不下去了。我承认我对涉及历史的电影有细节洁癖——这短短几十分钟有三四个穿帮镜头,看到那些个从21世纪穿越过去的快餐店纸杯和IKEA镜子时,我实在忍不住笑了。
这首歌讲了年轻女孩实现明星梦后错失爱情的遗憾,歌词仍是黄伟文浅白却凌厉的风格——“即使有天开个唱,谁又要唱,他不可到现场,仍然仿似白活一场,不恋爱教我怎样唱。几多爱歌给我唱,还是勉强,台前如何发亮,难及给最爱在耳边,低声温柔地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