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亚冬会冰壶比赛正在进行,对于室内项目而言,大风、降雪等天气并不是首要关注的气象因素,但室内温度、湿度却影响着比赛能否顺利开赛,今年亚冬会,气象部门在冰壶馆建立了由9套气象观测设备组成的立体监测网,为冰上运动保驾护航。
随着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如火如荼地开展,哈尔滨至亚布力的高速主干线上迎来了一场科技与交通保障的深度融合,来自联合飞机的7架镭影Q20无人机化身“空中守护者”,协同镭影机库,为亚冬会期间的高速交通安全提供智能化、全天候的安全保障,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
随着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正式拉开帷幕,哈尔滨市第四医院作为赛事医疗保障的定点医院,同时共计派出了10余名骨干医务人员投入亚冬会工作专班、广电山地媒体中心医务室、雪上项目运动员村医务室、大跳台、空中技巧组雪上医生等多个点位的医疗保障工作,所有医务人员坚守初心,全力护航亚冬会。
2月8日,在黑龙江省冰上训练基地速滑馆举行的哈尔滨亚冬会速度滑冰男子100米比赛中,中国队选手高亭宇夺金。赛场上,运动员们相拥祝贺,观众们摇旗呐喊;赛场外,有一群默默守护这方场地近300个日夜的电力人。
冰雪同梦亚洲同心2月7日开幕的哈尔滨亚冬会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再次举办的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赛事从冬奥会转战亚冬会哈工大师生持续助力本届亚冬会设有6个大项、64个小项参赛规模为历届之最哈工大师生担任多个项目的裁判和技术官员一起来看此次参与亚冬会的9名学生裁判分别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月7日上午,在亚布力雪上项目赛区越野滑雪赛场门前,哈萨克斯坦运动员向哈尔滨市公安局民警竖起大拇指。此时,民警正帮助他们搬运最后一件滑雪装备。沉重的装备虽让民警满头大汗,但运动员真诚的笑容让这个寒冷的冬日倍感温暖。这样温暖的场景,在亚冬会期间不断上演。
“双亚冬”之城闪耀世界,科技赋能护航精彩盛会。为了保障亚冬会顺利举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按照“五个最”“四个零”要求,统筹组织、高效指挥、精心操作,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确保亚冬会电力保障万无一失。走进亚冬会电力保障总指挥部,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实景3D效果跃然屏上。
亚冬盛事期间,哈尔滨市公安局交警部门科学定策、整体防控,以“保亚冬、保民生、保旅游”为原则,统筹好专项任务与日常工作,积极应对全市冬季旅游大客流、大物流、大车流,以日常社会面交通安全畅通为赛事侧安保任务打牢基础,保障赛事平安有序进行,城市交通安畅和谐,努力交出护航亚冬的出色答卷。
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正式开赛,运动员们驰骋雪道点燃严寒激情时,“幕后英雄”正以专业保障守护着赛场安全——一群身着红色救援马甲、负重30斤救援包的滑雪医生们守候赛道旁整装待发,只为随时抓住“黄金四分钟”。
哈尔滨迎来了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盛大开幕,当璀璨的烟花点亮哈尔滨的夜空,当冰雪之约的欢呼响彻云霄,有这样一群“燃气蓝”在零下20℃的寒风中默默坚守。他们用责任融化冰雪,用脚步丈量安全,以“安全第一 服务至上”的承诺,为亚冬会开幕式筑起一道温暖的“安全屏障”。
8日、9日,在哈尔滨亚冬会亚布力雪上赛区举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项目,以及空中技巧项目决赛中,我国选手相继包揽金、银牌。奖牌的背后,是运动员们倾注的无数心血,也是众多幕后工作者辛勤耕耘的硕果。此刻,中国联通亚布力雪上项目通信保障团队正持续进行着紧张而忙碌的工作。
中新网哈尔滨10月30日电(记者 刘锡菊)近两年,哈尔滨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其以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冰雪旅游取得了较好成效。该市在打赢蓝天保卫战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对于即将举办的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在空气治理保障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
来源:【黑龙江日报】为了保障第九届亚冬会交通运输的顺畅运行,哈尔滨市在城市清雪工作方面都有哪些计划?同时在这方面是如何平衡路况顺畅和游客体验的?在1月7日举行的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倒计时30天新闻发布会上,哈尔滨市城管局局长唐可欣对此进行作答。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12月22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尚志市亚布力镇下起大雪,第九届亚冬会(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开赛前的第一次测试赛在亚布力山完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医生们也完成了一次医疗保障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