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每逢元宵佳节,人们都要用竹篾、稻草扎成“金龙”形状,在“金龙”上安爆竹、插香火,配以锣鼓,燃放舞动“金龙”,俗称“烧龙”,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编委会主任 / 曾颖如 孙爱群 孙璇 胡泉。
永东火龙闹春现场 廖奇琪摄火龙闹春 张光平摄2月12日,正月初五晚上,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热闹非凡,20米长的“火龙”在民间艺人的舞动下活力十足,时而翻腾,时而旋转。火龙表演时,鞭炮齐鸣,礼花齐放,在“火流星”和“铁水花”的映衬下,场面甚是壮观。
黄晓庆 内江观察 张啸舀起滚烫的铁水往上一抛,木板击中的刹那间,铁花绽放,犹如璀璨的烟火。一条九人舞动的“火龙”在铁花中穿梭,追随龙珠,上下翻腾。2月13日晚,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永东火龙”再次起舞,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观看。“火龙”穿梭。
2月13日,龙年正月初四晚,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举办了市级非遗“永东火龙”活动。九人舞龙,一人打松烟引龙,两人耍火流星,打铁花的手艺人将熔化后的铁水击打至空中,瞬间绽放成烟花雨落下,场面颇为壮观。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东兴区永东“火龙”热闹来拜年2月12日晚,在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东兴区永兴镇(原永东乡),由12名当地居民举着长约20米的“火龙”翩翩起舞,放鞭炮、打铁水,挨家挨户的给群众拜年,送去节日的美好祝福。永东火龙是东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末清初,代代相传,已有300余年历史。
【一线讲述】火龙越舞越火讲述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龙舞(铜梁龙舞)重庆市级非遗(铜梁火龙)传承人 李诗敏我属龙,今年72岁。父亲李福舟是玩耍火龙的老艺人,我十几岁开始就跟着他学习耍龙技艺。以前的火龙和现在这种铁水流星、龙身喷火不一样。
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的“永东火龙”,是一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明末清初,每逢春节,精彩的火龙表演都会吸引周边上千人观看。在永兴镇,还有莲花台水库、柑橘产业园等,农旅融合带动村民增收。东兴融媒 封面新闻记者黄晓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过年这几天大家都是怎么安排的呀。真正有“年味”的地方。还得看咱们广袤的农村地区。集市上各种商品丰富齐全,小到日用百货,大到电器五金都有,特别是卖对联的、卖灯笼的、卖糖果的摊位人头攒动,十分热闹,让人觉得年味十足。
这次活动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东兴区委宣传部、东兴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东兴区文化馆、东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据悉,目前,东兴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共有12个。
封面新闻记者 贾娇409.86万人次,18.09亿元。这是内江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2月17日发布的2024年春节假期该市接待游客人数与旅游综合消费总收入。假日期间,内江景区活动形式多样、惠民展演精彩纷呈、夜间消费热闹非凡、乡村旅游人头攒动,市民游客们在旅途中欢度佳节。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进入11月,秋意渐浓,约三五好友,寻一处美景,闻瓜果飘香,看满地金黄,是人生难得的惬意。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沱江下游中段的内江市成为了周边城市两日游的不错选择。因为此时,隆昌市古宇湖畔,上万只候鸟准时赴约,演绎着“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