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的河南商丘,空气依然湿冷,但在多家鹦鹉养殖场里,明媚艳丽的鹦鹉戴着脚环在笼子里跳来跳去,似乎已经感受到春天的脚步。“这个脚环就是鹦鹉的标识,配套的还有它的‘身份证’。有了这些,鹦鹉就可以合法交易了。”
最近一年来,84岁的诉讼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院长樊崇义十分忙碌,他在北京、湖北、广东、安徽等多地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围绕轻罪治理作了主题演讲。在樊崇义看来,针对轻罪的积极治理既必要也迫切,是犯罪治理的重中之重。实务中也确实如此。
最近江苏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鹦鹉案备受社会关注:王某等三人买卖了几十只费氏牡丹鹦鹉因为这种鹦鹉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三人的法定刑都应该在10年以上但江苏检察机关历经1年研究论证后决定对三人法定不起诉也就是说,三人无罪44只费氏牡丹鹦鹉引发“罪与非罪”争议2020年9月16日,44只
国家林草局称,对于代表所提有关将费氏牡丹鹦鹉等繁育技术成熟鹦鹉纳入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完善专用标识制度、出台有关司法解释等建议,下一步,该局将认真研究,加强组织调研,经专家论证后,充分考虑将人工繁育成熟稳定的鹦鹉列入相应目录,实施分类管理,在专用标识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标识范围,完善和规范使用专用标识,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完善司法解释。
“新场馆”助力检察建议工作数智化升级——江苏省徐州市检察机关社会治理研究基地运行初探金色十月,秋风送爽。江苏省沛县大地上,玉米、稻谷飘香,瓜果蔬菜喜获丰收。记者漫步其间,一道道沟渠中,再不见散落的废弃农膜、农药包装袋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