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蔚)“别人赶时间,我只是让她先买票,怎么就不道德了呢?”家住光谷鲁磨路当代花园小区的小伙白先生,说起近日在地铁站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非常气愤。白先生今年24岁,上周末他在光谷地铁站自动售票机前排队买票。“光谷站人流量很大,排队的人特别多。将近一刻钟才轮到我。
近日,从李村公园站始发的102路公交车上,一名中年男子和一名戴眼镜的青年发生口角,原因是中年男子上车时插队,眼镜青年说了他几句,中年男子纠缠辱骂半个小时,让车厢内乘客备受煎熬,直到眼镜青年忍气道歉,这场闹剧才结束。
年过七旬的赵吉庆是北京人,至今他还生活在陕北,当年下乡插队他娶了陕北婆姨,成了留守知青。说起自己的知青往事,赵吉庆苦笑着说:“把我和知青扯在一起,真是高台我了,其实我没什么知识,充其量也就是个小学毕业生。”
来源:【银川新闻网】发生在浙江东阳某景区的“插队事件”,着实给这个五一添了些料。随着事件发展,有人给2023年度热词加上了“平移”,细想想,一词概括三个问题,还真是精准——插队者如是,“避险”的媒体如是,管理不善之景区亦如是。
6月17日,上海Manner咖啡店的女店员与顾客因催单问题发生争吵,女店员突然情绪失控,抄起桌上的咖啡照脸泼向顾客,并崩溃拍桌子:“你去投诉啊”。这一行为瞬间让网友炸了锅,一时间,女店员成为了众矢之的,被贴上“无职业道德”的标签。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