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韩可胜(作家、评论家,上海市写作学会常务副会长)作曲、编剧、导演、指挥、舞美、表演……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都无法诞生出艺术精品。上海歌剧院和上海市徐汇区文旅局联合出品的歌剧《义勇军进行曲》,可以说在每个环节上都精益求精,创造了海派民族歌剧的新高度。
来源:中国军网光影再现燃情岁月——电影中的国歌、国旗、国徽故事■刘书毓 游超艺国歌、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光影留情,文艺工作者以电影记录时代,在银幕上深情讲述了中国国歌、国旗、国徽诞生背后的故事。一“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1949年10月1日,伴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响彻天安门广场。这首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上海的经典歌曲,见证了我国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激励了无数炎黄子孙奋勇向前。
今年12月1日至7日是第七个“宪法宣传周”主题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当雄壮的国歌响起,中国人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就油然而生,但是当年拟定新中国国歌的过程中,这段歌词曾引发争议,毛主席大手一挥:不用改。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题:当国歌奏响的时候刘艺、石雪峰、邱婧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军乐团指挥程袁文抬起双手,给出预备拍——这一刻,天安门广场上顿时安静了下来,人们屏气凝神。程袁文挥动了指挥棒,国歌奏响。铿锵的小号直穿云霄,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张威向右上方用力抛出国旗一角。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歌的选取被提上了日程。同年9月,在国歌协商座谈会上通过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方案。可在这个时候,大伙们却因为一句歌词引发了争议。
国歌是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义勇军进行曲》这首在抗战硝烟中诞生的战歌,不仅唱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而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海外唱响、在世界激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