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人们的脑子还没有开化,所以他们不把光当做实在的事物,人们认为,世界上有三种不同的光,眼睛、被看到的物体和光源,到了罗马时期,人们认为光源是直接到达到人的眼睛的,而到了公元1000年,人们才把光源和眼睛分离开来,但他们还是没有解决本质上的问题:“光本质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2023年读的第一本书,科普性物理史书《上帝掷骰子吗》,要坚持读完哦刚读到第三章,记录一下,当作加深印象啦~~~1.上帝掷骰子吗?“上帝不会掷骰子”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意为万物运转有因有果,遵循规律,不会是随机的。2.光的波粒之战。
在人类科技发展的道路上,出现了很多伟大的物理学家,比如说牛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被称为是近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爱因斯坦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给人类科学探索指明了方向,更重要的是,爱因斯坦预言了很多神秘的天体,比如说黑洞,在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就利用公式计算出了黑洞,不过当时连它自己都不相信黑洞会存在宇宙中,后来德国物理学家卡尔史瓦西给了黑洞一个精确的解释,他认为大量的物质集中在一点时,就会使周围产生视界,一旦进入这个视界,物体就会被吸进去,最终科学家把这种神秘的天体称为是黑洞,在10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类终于拍到了第一张黑洞的照片,这也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是对的。
你知道现代物理学家们是怎样分析达·芬奇有没有在《救世主》中犯光学错误的吗?9月17日,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员、果壳联合创始人小庄携新书《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来到了北京图书市集朗园station的活动现场。
做了很多年的科普之后,我现在越来越觉得,需要在大众当中普及的,不仅仅只是具体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一定程度的“科学哲学”教育。换句话说,我们需要所有人都能稍微理解一下“什么才是科学”,并对科学的本质和方法达成某种底层共识,否则,任何意义上的“理性对话”都是不可能深入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