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平塘县秀美群山深处的“中国天眼”FAST总控室,科研人员正在对望远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搜集和记录着来自宇宙的数据信息。凭借望远镜的超高灵敏度,FAST监测到的脉冲星数量已达883颗,是自其运行起至今,同一时期国外同类型望远镜监测数量总和的3倍以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9月2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北京时间2024年9月25日,正值“中国天眼”FAST落成启用八周年之际,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FAST核心阵科学和技术研讨会,共同谋划FAST核心阵的科学规划和建设。当天,FAST核心阵试验样机建设正式启动。
■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
中国日报5月11日电(记者 闫东洁)中国天眼FAST发现一批最遥远中性氢星系样本,该成果于北京时间5月10日在国际科学期刊《天体物理通讯》在线发表(The most distant HI galaxies discovered by the 500 m dish FAST,ApJ
记者从中国天眼FAST了解到,FAST2024年度观测季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将于4月6日0时,向全球开放。在中国天眼FAST的总控室,科研人员正在通过全球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进行脉冲星搜索观测,旁边的电脑上正在不断刷新数据,这就是此时此刻FAST正在接收的来自太空的天体信号。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北京时间2024年4月6日零时起,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开启其2024年度自由观测项目的全球申请通道。此次申请窗口将持续开放至5月15日24时,为国际天文学界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观测机会。
它,将人类“视界”延伸到百亿光年之外。极目星空,“中国天眼”步履不停,探索不息。8年前的今天,2016年9月25日,“中国天眼”正式落成。“中国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它到底又有什么用?本期《大国总师》邀请“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为我们讲述国之重器“中国天眼”背后的故事。
“中国天眼”发现迄今最远中性氢星系“中国天眼”夜景(无人机光绘)。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中国天眼”FAST近期发现了6个距离地球约50亿光年的中性氢星系,这是人类迄今直接探测到的最远的一批中性氢星系。
春节,贵州。不少人已经踏上了回家的路途。位于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的大窝凼,一个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一个观天利器坐落于群山之中的“世外之地”,有一群科学家仰望深邃星空,分析每一段来自宇宙的信号,等待接收每一封来自光年以外的“信件”。孤独吗?
“我们要发现更多的脉冲星,揭示快速射电暴的起源。”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接受新华访谈专访时感慨地说,“现在有这么好的实验平台,我们有义务把它做到世界第一”。FAST全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坐落在贵州省平塘县,形似一口大锅,是全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有“中国天眼”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