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诺尔龙股骨 化石 高1.8米查干诺尔龙复原图。这类恐龙最早出现在南非晚三叠纪地层中,并于三叠纪晚期和侏罗纪早期开始蔓延,繁盛于侏罗纪中期至白垩纪早期。白垩纪早期生态复原画在内蒙古博物院远古世界展厅的中央天井中,陈列着该院的镇馆之宝——查干诺尔龙骨架。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樊巍】2024年龙年新春即将到来,今年恰逢恐龙正式命名200周年。如今恐龙不仅是科研人员的热门课题,还成为许多科普读物、奇幻小说和影视作品的主要素材,并发展为流行文化。两百年来,人类创造的“恐龙文化”与真实的恐龙世界相差几何?
近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韩凤禄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云南大学、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以及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早期角龙类恐龙的颅腔形态学进行深入研究发现,随着体型的增大,角龙类恐龙在听觉、嗅觉和聪明程度等方面出现了退化。
10月14至15日,英国伦敦西区原版亲子舞台剧《恐龙世界LIVE》巡演广州站将在广东艺术剧院开演,由荣获奥利弗奖(Olivier Award)制作团队Nicoll Entertainment精心创作,已经进行逾千场国际巡演。
作者:朱敏、王原(分别系中国古动物馆科普主管,中国古动物馆馆长)兔年即将过去,龙年就要到来。我们都知道,龙是神话中的生物。但在中国大地上,确曾活跃着许多真实的“龙”——恐龙。中国是世界上发现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