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鲁西南地区出生的人,笔者从小会时不时地跟随父母去“送朱米”、或从其他亲戚口中获知他们去“送朱米”,但这种“送朱米”的概念其实我小的时候并不十分清楚,只知道是有人家里生小孩了,大家去送礼、主家会设酒席招待大家。
在潍坊地区,乡村流传着家庭生小孩亲戚朋友送“煮米”的民俗。按照俗话“七送娘子八送官”说法,生女孩第七天送,生男孩八天送。过去送的礼品大都是小米、鸡蛋、面粉、花布等。现在除了上述物品以外,普遍用现金代替。
潮新闻客户端 李邦林堂嫂陶春英逢人便说,她是被调皮的福哥骗到义乌来的。那年福哥到江西拉车,赚一点脚力钱,交生产队的副业款。堂嫂是拉车班里雇来烧饭的当地姑娘,时间长了,眉来眼去,他俩心有灵犀都有那么一点意思。
牛吃“明头” 农历四月初八日,传说是牛生日。养牛人家在是日黎明前,提灯赶牛上山吃露草,俗称吃“明头”。民间世代相传这是西天诸佛祖赐给牛的赏物,牛吃了无病会长膘,有“放快牛仔吃明头,放慢牛仔目汁流”之说,此俗沿袭至今。
相传:二月二,龙抬头。万岁皇爷使金牛。正宫娘娘来送饭,保佑黎民天下收。 都说“二月二,剃龙头”,年轻人有的遵循这个习俗,但大多数人并不讲究,更不认为这是一个什么重要的节日。事实上,“二月二”作为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它由来历史悠久。经过历代的丰富和演变,留下许多独特的节日内涵。
我从小不跟奶奶生活在一起,她在乡下,我在城市里,八三年四月乡下来电报说奶奶病危了,当时正好手骨折工伤在家,就随我爸,我哥一起赶到乡下,见到奶奶时她还能说话,奶奶见我们很高兴,她说你们来早了,我还有九天时间,见我和哥哥特别高兴,(我爸是长房,我和哥哥是大孙子,二孙子),奶奶拍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