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霓裳早上看到一个微头条,一位妈妈因为儿子“高空抛物”的行为,用戒尺狠狠地抽打了儿子的后背。她的做法引发了家人的不满,但同时也获得了很多网友的点赞。首先,妈妈对安全与规则教育的出发点是对的。高空抛物的确是危险的和犯法的行为,需要严厉、严肃制止。其次,写检讨书部分也做得很好。
女子许某在自己家中管教5岁的女儿小蕊时,动用戒尺抽打孩子。经法医鉴定,小蕊系因遭殴打致头、躯干及四肢等处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并继发肺、肾严重损伤,左颞、顶、枕部散在硬膜下出血,脑蛛网膜下腔散在出血,脑水肿等,终致其发生创伤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在中国,如何教育子女,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这是令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困惑的一个大问题。这个“棍棒底下出孝子”看似粗俗,但也是有来处的。这句话的出处源于战国时秦国改革家商鞅的《商君书·画策》中 “治主无忠臣,慈父无孝子”。战国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子的《慎子·知忠》也有类似的表述“孝子不生慈父之家,忠臣不生圣君之下”。这句话的意思用大白话表述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戒尺这个“教学工具”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孩子敬畏的“神器”。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也一直是用严父慈母来定义父母在家庭中的职责和分工的,就是说在家庭教育中,必须既要有“严”的一面,也要有“慈”的一方,所谓阴阳相济,打一棍子再给个甜枣是也。
这两天被一个小视频刷屏了,一个五岁小男孩在家里玩火,把垃圾桶点燃了,被妈妈教训,本来很平常的一件事放到网上莫名其妙就火了。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能不能打,要怎样打,借着这个机会,给大家推荐一下这个视频,这位妈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完美诠释了怎样使用戒尺。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日本体罚孩子的常用手段:•狮子“咬”头舞狮子大家都不陌生,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活动。而在日本,舞狮子咬孩子的头部,对他们来说是给孩子去除脏东西的一种活动和仪式。除此之外,当孩子不听话时,他们也会用这种手段作为惩罚方式,虽然不疼,但是可以对孩子起到震慑作用,让孩子因
每年期末考期间,“劝学名篇加厚戒尺”这类产品几乎都会在各大网购平台成爆款。“一根包邮、两件九折,断裂包赔”的广告,加上区区几元的低廉售价,让不少家长毫不犹豫地将其加入购物车。某网站的该产品介绍上赫然标注:过去一年内,该产品已在相关网购平台热销40余万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了树立良好家风,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宣传中心、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联合策划推出家教小故事系列。
妈妈要用竹戒尺打光屁股脚丫,很害怕,想问问戒尺打屁股是什么滋味,第一次挨打妈妈说这次要好好惩罚我,我第一次挨打,很害怕,妈妈说要用竹戒尺敲打屁股脚丫长长记性,要脱内裤鞋袜,趴床上,我不知怎么办,想问问戒尺打屁股是什么滋味,能不能躲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