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 杜珊妮研究人员在一块被带回地球的小行星岩石中意外发现了微生物,但它们几乎可以肯定来自地球。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陨石学与行星科学》。2020年,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从小行星“龙宫”上带回了5.4克岩石。当样本舱在澳大利亚着陆后,被运往日本相模原市的一座定制设施。
新华社东京12月21日电(记者钱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京都大学、九州大学等组成的研究团队20日发布新闻公报说,他们通过分析“隼鸟2”号探测器从小行星“龙宫”带回的样本发现,“龙宫”表层的水几乎都消散于宇宙空间,证明了“龙宫”的表面物质正经历着太空风化。
2020 年 12 月,日本的隼鸟 2 号探测器历经漫长旅程,在距离地球约 3 亿公里的太空中,精准地接近龙宫小行星。这一过程充满挑战,需要克服诸多技术难题。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操作,隼鸟 2 号探测器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成功采集到了小行星样本,并最终将其带回地球。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当地时间6月6日,有日本政府相关人士表示,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在“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从小行星“龙宫”上带回的约5.4克岩石样本中,发现了超过20种氨基酸。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九州大学等日前联合发布新闻公报说,通过分析“隼鸟2号”探测器从小行星“龙宫”带回地球的样本,他们发现其中含有约2万种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分子,其中一些是组成生命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分子。
当地时间27日9时35分(北京时间8时35分),日本发射的隼鸟2号顺利抵达“龙宫”上空20千米处的预定观测点,此时它距离地球约3亿千米。这次小行星探测预计能给人类带来什么不一样的期待?日本“隼鸟2号”顺利抵达“龙宫”预定观测点,这与之前人类探测小行星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