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3时40分,青龙满族自治县第四小学五年级一班学生崔明宇最爱的乒乓球课又开始了。这节课是社团课,因为崔明宇等30来名社团成员都有一定的底子,体育老师李涛就带着他们重点练回球动作。大家练得都很认真,特别是崔明宇——他正准备参加今年县里的乒乓球比赛。
极目新闻记者 张裕通讯员 许许多多明明是体育课,可是一起上课的不一定是自己的同班同学。“每周有一节体育课,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项目上课。”校长罗宏文介绍,“我们四年级的体育课,每周三个课时都属于走班制,整个四年级的学生全部打混。我们提供了四个项目,篮球、体操、跳绳以及田径。
随着高考选科以来,一些学校逐步在初中阶段推行“分层走班”的尝试,具体做法各校各年级大同小异:首先,在初一数学,初二数学、英语学科推行,后来在初三语数外理化五科相继推行晚自习分层走班模式,将学生分为ABC三类,以防家长误会,C类确定优等生,B类为中等生,A类为后进生。
随着陕西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选课走班”也在我市各高中学校有序推进。作为一项新的改革,“选课走班”该如何稳步落地?各学校基于校情的改革创新带来了什么变化?连日来,记者采访中了解到,我市多所学校在实践中也逐渐摸索出思路和经验。扩大学生选择权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社会、时代呼吁教育改革。
本报记者 黎竹 刘旺 北京报道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一代的体质健康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各地教育局以及全国相关部门在关于推动青少年体育方面,政策频出。以北京为例,3月21日,北京市在试点校开展“体育走班制”教学工作。
指导思想: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国开始进行新高考改革,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官员印发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我省从2018级高中学生开始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采用3+1+2模式。
3月17日,记者从荣县树人小学采访获悉,该校严格贯彻落实“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在三、四年级实施“体育走班制”教学,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体质,满足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