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言为心声,国学之音,明白自己,见其众生,见其天地,造福他人。象征着死亡的老虎张开大口在向旅人咆哮,人一生中在贪瞋痴驱动下所造的全部业力,悉数化成三条毒龙,在不远处的来世苦海中翻跃腾转着,随时要将人吞噬殆尽。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对“向死而生,向生而死”的解释是: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可以指一个过程,就好比人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
看看这幅图片。中间的圆其实是一样大的,为什么却感觉左边的要比右边的大?因为比较的对象不同。这幅图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我们看待自己和世界的方式往往取决于参照物。我们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其实是一种自我认知的调整。
01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海明威02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伏尔泰03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理想,即使明天天寒地冻,山高水远,路远马亡。——海子图片来源:全景视觉04你必须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
人生漫漫,不过短短三万天清晨的微光中,上班族们行色匆匆,汇入城市的车水马龙,你我皆在其中,皆凡人,置身这烟火凡尘之中,即便耗尽心力、拼尽全力,终究难以摆脱平凡的底色。每日,迎着晨曦而出,伴着夜色而归,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平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