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衡阳人,参马祖,问:“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祖曰:“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言下大悟,将所有珠宝抛于洞庭湖,舍宅为寺,编竹器为生,一家四口悟道。居士云:“有男不娶,有女不嫁,大家团圆,说无生话。”偶谈禅境,居士云:“难!难!难!十担芝麻树上摊。”
庞蕴一身儒服,到处闯荡江湖,除了和上面那些禅林中人切磋交流外,庞蕴还和马祖系的齐峰和尚、松山和尚、则川和尚、本溪和尚、芙蓉太毓禅师、百灵和尚、石林和尚,石头系的天然禅师、大同普济禅师、潭州长髭旷禅师,以及不知师承的洛浦禅师、谷隐道者等人切磋交流。
常有人问:如何能放下?其实真正的放下并不是放弃,反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认真努力地用心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只是不执着于结果而已。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远离俗世,只有收摄身心,时时处处不为外境所转,才能逐渐由心静而达心净,空明无碍,了悟人生真相,回归本来才能真正自在圆满。
我三天时间看完了三部《如果巴黎不快乐》,很美好的爱情故事,许多文字言语深深触动到我,我把这些话语分享给大家!我们这一生遇到的男人太多了,甚至对你说我爱你的,可能也很多,而能够给你平和长久相伴岁月的,只有一个。
在中国禅宗史上,自慧能以后,最重要的人物就是马祖道一了。道一在死后被称为马祖,这是学生们对他的尊奉。大家都知道衣钵到了慧能手中便不再传下去,这意味着此后不再有祖师了,因此马祖这一称呼便应乎普遍的需要而产生。
王阳明与友人同游南镇,一位友人大概是听多了王阳明讲“心即理”、“心外无物”等说法,也想必是深深怀疑而有些不以为然的,于是不失时机地指着岩中花树问道:“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第一章 禅宗言意观的演变:由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 一 神通并妙用,运水及搬柴:早期农禅宗教语言观 《五灯会元》卷一记载的佛祖灵山拈花示众、迦叶破颜微笑的故事,暗示了禅宗对待语言的基本态度,即所谓“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
他是台湾地区最负盛名、影响最大的漫画家,他出版了数十部漫画作品,包括知名的《庄子说》《老子说》《韩非子说》以及其它以传统中华文化典籍为题材的漫画作品,自问世以来,在祖国大陆及台湾港澳就畅销不衰,甚至被翻译成20多国文字远销海外,总销量超过了5000万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