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才几个月大的小宝宝靠坐在沙发上,旁边还有一只懒洋洋的狗狗正趴着睡大觉。宝宝还无法自己坐直,所以是依靠在狗狗身上,吮吸着自己的手指头,用清澈无邪的眼睛望着妈妈。坐了会儿,宝宝好像感觉哪里不舒服了,开始不安分的蹬着小脚丫,显得有些焦躁不安。
而在这个过程中,新手妈妈往往会忽视照顾孩子时的小细节,从宝宝的衣食住行,到宝宝的玩具等等,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甚至是宝宝的居住环境和水质都在父母的考虑范围内,但是有一个细节是很少有父母能够注意到的,那就是宝宝排完便后,应该怎么处理?
宝宝在半岁之前一直很好,该吃吃,该喝喝,醒来笑一笑,笑过逗一逗,很快又入睡。相安无事。可是一岁的某一天,突然一天拉了三次粑粑,多的时候四、五次。每次拉的有多有少,也不像拉稀,就是次数多。小宝宝虽说已吃辅食了,按理说一天两次已经够了,这种情况肯定不正常,要警惕。
文/多啦今天为什么要写这个话题,那是因为今天有位妈妈在微信后台向我反应,他老公自从有了宝宝以后,表现一直不好,孩子拉粑粑从来都是不管不问,或者掩鼻躲开?有的时候甚至会为此发火,就因为孩子拉粑粑的事情,没少和老公吵架。
2015-07-05凯叔讲故事作者| 六妈罗罗一个三岁小妞的妈妈爱生活爱美食爱旅行现中科院心理学硕士在读悉心钻研婴幼儿喂养与儿童教育(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六妈罗罗 ”ID:liumaluoluo,转载已获作者授权)如何对便秘说NO,让宝宝轻轻松松拉臭臭,困扰着很多新手妈妈。
如果你帮助婴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婴儿就会自主排便。食物并不是全部被身体吸收,一些残留物质被一系列的肠道肌肉收缩波推动,而这些收缩波沿着肠道不断向下延伸。成年人的食物必须经过一条约6米长的狭窄管道,而婴儿的消化肠道只有约3.6米长。
爸爸妈妈关心什么?宝宝每天的吃喝拉撒就把父母的心占得满满的。吃得不好,担心宝宝营养不好,“臭臭”有了问题,那更让人着急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呀!可是,还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哪里不适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宝宝的身体情况呢?
有的妈妈说,我的宝贝今年三周岁了,但是大小便还是不知道叫,真是愁死人了!有的妈妈说,宝宝大小便还要我陪着,教他脱裤子、提裤子,让他自己去厕所就不愿意,马上要去幼儿园了可肿么办?你家宝宝有没有同样的问题呢?大小便的能力可关乎着宝宝们的羞耻心哟!
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最美好的礼物,养小日日鲜,小天使们每天都在带给我们快乐和惊喜,当然,还有哭笑不得无可奈何的崩溃啊有木有!特别是当他们知道自己是要拉臭臭撒尿尿时,但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该往哪拉时,简直能让人抓狂!
提到育儿,最让家长们头疼的三大难题就是吃饭、睡觉和排便。睡觉和吃饭经过每天的训练,通常在宝宝一岁到两岁左右都能自主完成,但是排便这件事往往成为家里臭烘烘的糟心来源。妈妈们都想早点教会宝宝自己拉臭臭,但是这件事真的像吃和睡那么简单吗?关键还是要看宝宝的发育能力和接受程度。
拉臭臭是宝宝的头等大事!宝宝前一秒还在冲你卖萌,下一秒就小脸严肃,闷声不响扔下炸弹!食物从口、咽喉,再到肠胃一路“变身”,探寻了身体各种器官的健康状况后,变身成便便才跑出来。便便是宝宝的“健康晴雨表”,它的颜色软硬都能告诉麻麻们,宝宝现在健不健康。妈妈怎样才能听懂臭臭的语言呢?
为人母后,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费老大劲终于把娃拎到餐桌旁开始吃饭,可没吃一会娃就喊着要上大号。看着娃一边吃得贼香,一边努力完成排便大业,我在一丝隐隐的臭味中细嚼慢咽,同时超级不理解“人类幼崽难道闻不到臭味吗?不会影响食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