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包头的历史变迁包头是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古老村镇,地理坐标是东经109度50分至111度25分、北纬41度20分至42度40分,面积为28168平方公里,老包头城就是如今的东河区。北依巍巍大青山,南濒滚滚黄河水,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地和商业重镇。
侧坐在沙发上的许淇,谈起毕生所爱的文学和绘画滔滔不绝。 许淇,男,汉族,1937年2月生,中共党员,一级文学创作。曾任包头市文联主席、名誉主席。现任内蒙古文史馆馆员、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根在包头,魂在北梁”,短短的八个字被老包头人浓缩成一句曾脍炙人口的老话,无论他们是在地里辛勤劳作,还是在炕头茶余饭间,在与外人攀谈时,这句名言都会很自豪的脱口而出,而说到北梁,则是这里以前好几代人成长生活之地,可谓在当地人心目当中地位是何等的重要。
首先土炕就地取材建筑方便简单,在山地可以用片石垒砌炕面炕洞,也可以就地挖坑洞用片石棚炕面,抹上泥就可以了,再垒个锅灶连上火炕安上小锅就能做饭,屋外用片石垒个底座坐上一个空树筒子烟囱就大功告成了。包头曾为女真族 蒙古族等北方民族的驻牧地,汉族在赵 秦 汉 魏 元 明 时期曾迁入包头故地。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炕围画’这门传统手艺传承下去,这手艺可不能失传啊!”邢林凤一生都投身在炕围画上,如今他只想为这门古老技艺寻得更多传承的希望。走进邢林凤的工作室,满室的炕围画作品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的一幅幅炕围画,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来源:经济日报还有比这更傲娇的天赋吗?大河哺育、青山为屏的城市不少,可包头不一般。黄河昭君渡口成为历史上的“官渡”,丝绢经此输出欧亚,皮毛由此输入中原;阴山白云鄂博成为蒙语中的“神山”,世界稀土看中国,中国稀土看包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