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无拳 南无拳”来源于老子《道德经》的“道法自然”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道教的“内功”(气功)、“外功”(武术)的精华,初建时的目的是防身、健身和护庙。“南无拳”始创于洛阳,单传于洛阳,30多年前由传承人到海南服役,将“南无拳”带到海口,现在主要分布区域在洛阳、海口两地。
近日,省文化厅公布2015年—2017年“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我市孟津县平乐镇、嵩县田湖镇、老城区邙山镇入选。孟津县平乐镇农民牡丹画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传承积淀,已初步形成了花型硕大、颜色鲜艳、画面生动的地域风格。
武学无余秘,尽在三点中。固精为根本,练气是旨归。敛气要入骨,夹膜要腾鼓。内壮才外坚,真劲要爆发。按:敛气要入骨,夹膜要腾鼓:真正内家在内壮,内壮渐渐敛气入骨、夹膜腾起(气敛入膜,皮膜自能鼓起,此时全身气血充盈,如披铁衣,披坚抵锐,无所畏惧)。真劲就是内劲、浑元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