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小时候的心理阴影,生病打针绝对算得上前几名了,尤其是打屁股针,前一秒还笑嘻嘻,后一秒就哭天抢地……实在是太痛了!即使已经成年礼,很多人一想到打针还是会心跳加速,感觉特别害怕,宁愿吃药或打点滴也不愿打针,有人甚至患上了“打针恐惧症”。
随着冬天逐渐来临,又到了感冒发烧高发的季节。最近几天,“小时候流行的屁股针为什么消失了”这一话题被很多人热议。11月21日,多位医生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家印象中的“屁股针”多是多年前治疗感冒发烧等疾病时,通过肌肉注射方式进行的抗生素药物或者抗病毒药物治疗。
小时候最害怕的事就是打针,相信很多过来人都是跟小编一样的。从小到大没有哪个人会从来没有生过病,生病了就得吃药打针,尽管是为了治病,但是对打针,内心深处总有那么一丝恐惧。护士姐姐的一针下去,哇、哇...的就开始哭了...
前面,我们介绍了孩子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全身用药,什么症状只需要局部用药即可恢复健康。接下来,我们还将邀请宝爸妈来说说,孩子在医院第一次打针那些事。并筛选出最典型的问题,邀请专家来答疑。让孩子不再害怕医院,更好地配合治疗。
老李是农村长大的,上学期间,性格比较内向。所以,别看他家离市中心不足十五公里,但却很少进城。看到取出的药,还有针剂,老李瞬间头大,本来就怕打针,小的时候,到村诊所打针,他都积极勇敢的争取自己去,目的,就是到没人的地方,把针剂往墙角一摔,就回家,还假模假样捂着屁股,好像很痛。
小时候,最怕的一是吃药,二是打针。感觉中,打针的痛苦更甚于吃药。在小时候的记忆中,农村一是缺吃少穿,一是缺医少药。记事起,感冒了,要么就是熬好,要不就是到卫生室买几片“安乃近”。打针效果好,但贵,很少打针的。后来农村条件好了,小孩们有个头疼脑热,家长就让吃药。
肌肉注射肌肉注射也叫打小针,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肌肉注射的是临床治疗疾病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之一。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