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山沟里,有个老农,本想挖点笋子过活,谁料这一锄头下去,竟然翻出了俩颗世间少有的“血母”。这俩宝贝,椭圆椭圆的,一半白如玉,一半红似血,活脱脱就是俩颗带血的鸡蛋。专家们围着看了几遭,最后竟甩出八十万的天价!你说奇不奇?这“血母”,不是别的,正是那稀世珍宝——鸡血石。
“遇到过两个大的困难,第一个是种植竹子的存活率低,通过不断的摸索,我们发现埋杆种植技术,后来的存活率就非常高;第二是很多村民认为巨黄竹卖不到钱,纤维不高,后来纸厂的化验报告和四川省林木良种证得到后,才让更多的老百姓接受了巨黄竹,也相信了巨黄竹效益好、质量好、销售也没得问题。”
新华社成都12月13日电(记者杨进)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分类与多样性研究团队了解到,该团队2023年8月在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开展野外植物考察时,发现一个菊科黄鹌菜属新种——木里黄鹌菜。该新种描述和命名相关文章于11月19日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分类》上发表。
来源:【绿色四川】一根竹子能做成什么?四川宜宾市兴文县给出了多种答案。近年来,兴文县积极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从竹子种植、原料砍伐加工到竹制品生产、竹日用品销售,再到后续创新研发,纤纤翠竹正串起一条绿色富民产业链。种竹,育出优良竹连片竹林郁郁葱葱,微风吹过,竹涛阵阵。
千里巴山万亩竹,天下竹子数大竹。四川省大竹县有绿竹面积40余万亩,文旅产业主打的特色就是竹子。大竹县将如何提升旅游景区的品质,丰富旅游业态,怎么用好现有资源把竹文章做好,让我们一起跟随该县文旅发展中心主任卢雪丽的脚步,一起去五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探个究竟。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罗宇)近日,笔者从宜宾兴文县农业部门获悉,兴文县培育的新品种巨黄竹(佯黄竹)已通过四川省2016年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林木良种认定,并于2016年4月12日获林木良种证书,良种编号川R-WTS-BC-005-2015。
今天, 2022中国国际竹博会圆满落幕。四天时间里,来自国内外的200余家参展商带来了各类竹产品。接下来,记者带你去看竹子的72变。 记者 冯天翔:在本届竹博会上共设置有竹非遗文化展区、国际展区、眉山综合展区等13个展区,总面积达到了13000平方米。
在平武县大桥镇,3000亩竹林郁郁葱葱。这种竹子叫雷竹,长出来的竹笋叫雷笋,也叫雷公笋、早园笋。 特别的是,这种雷竹笋在每年开春的时候,只要春雷打响就开始出笋,是春天最早供应市场的笋种。 雷笋和其他竹笋一样,脆甜鲜嫩,无苦味、涩味,出肉率高,是营养价值较高的理想健康绿色食品。
近日,中国五冶中标世界最大竹林“蜀南竹海”核心区建设总承包工程。该示范基地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包括低产低效林改造工程,建设学农劳动实践基地、竹产业推广中心、竹产品仓储物流中心公共建筑等,开展林地土壤改良、林下作业便道建设等相关配套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