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父亲、祖父等长辈的名字,晚辈是不可以说,也不可以用的。例如杜甫作诗从不用“闲”字,因为父亲叫“杜闲”,《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母亲叫贾敏,贾雨村注意到林黛玉读书时,凡遇“敏”字皆念作“密”字,写字遇到“敏”字也要减一二笔。
好了,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讲“彳”部的三个汉字,分别是“<彳+柔>、徎、往”,因为“<彳+柔>”和“徎”都不是常用汉字,因此今天的重点字是“往”,前两个字相当于“买一送二”的添头,三个字的详情如下:1、<彳+柔>。
【中华文明探源】作者:杜勇(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平王奔西申”是周幽王废嫡立庶引发的一次重大政治事件,直接演变为申、缯与犬戎联手颠覆西周政权的导火索,加速了两周之际政治变局的形成。然“西申”究为何国?所居何地?虽经学者倾力考索,仍是异说纷纭,有待深入探讨。
郑克《折狱龟鉴》卷六载:前汉时颍川有富室兄弟同居,其妇俱怀妊,长妇胎伤,匿之;弟妇生男,夺为己子,论争三年不决。郡守黄霸使人抱儿于庭中,乃令娣姒竞取之。既而长妇持之甚猛,弟妇恐有所伤,情极凄怆。霸乃叱长妇曰:“汝贪家财,固欲得儿,宁虑或有所伤乎?此事审矣,即还弟妇儿!
作者:陈延斌(江苏师范大学中华家文化研究院教授)“悌德”与“孝德”一起,凝聚成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孝悌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要义,也是数千年来中国人齐家睦族、禔身范俗的基本规范,具有跨越时空的价值。悌德是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规范“悌德”与“孝德”共同构成仁德的根本。
文并供图/金陵小岱近日,古装剧《墨雨云间》热播,剧中女性角色的“珍珠妆”引起了观众的热议。一颗颗珍珠被点缀在女子的额头与嘴角,成为面妆上非常重要的视觉元素。有网友统计,剧中女性角色脸上珍珠竟然多达25颗,最少的也有8颗。对此,观众的态度褒贬不一。
翻开《晋书》,不难发现,很多名流皆爱为自己的名字加上一“之”字,如王羲之、王徽之、王献之、顾恺之、司马尚之、何澹之、刘牢之等等,粗略统计,名字中带有“之”字的不下百余人,其中王羲之一门就贡献了二十多个“之”,且遍布朝野,泛及文武,那么问题来了,两晋名流为何喜与“之”字过不去?
本文出处:《谁棹满溪云:碑帖的另一种叙事》,作者:闫珍珍,版本:山东画报出版社 2025年1月我生之初《我生帖》拓本。在《淳化阁帖》一个隐秘的角落里,藏着短短一句话:“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旁注作者:蔡琰。
2024年岁末,随着一场名为“文心——叶圣陶·丰子恺著作藏品展”的展览在北京现代文学馆展出,历史的长河也迎来了叶圣陶先生的130周年诞辰。这位集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等身份于一身的学者,可说道的地方很多,我们不妨把目光先移回他的家乡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