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相信我们人类可以永生吗?在之前的话题中,我们提到过有关永生的概念,提到永生,我们首先会想到的就是人体细胞的分裂次数以及染色体端粒的奇怪缩短的现象。我们都知道,人在一生之中细胞分裂的次数大概是50次左右,并且每一次细胞分裂之后,细胞所存活的时间大概是2.4年左右。
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以“加快评审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团队,通过体细胞诱导培养出了类似受精卵发育3天状态的人类全能干细胞,这是目前全球在体外培养的“最年轻”的人类细胞。
本报北京4月5日电(记者晋浩天)北京大学邓宏魁研究组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发表了题为《利用化学重编程高效快速制备人多潜能干细胞》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建立了新的化学重编程体系,更加快速和高效地将人成体细胞诱导为多潜能干细胞。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在16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一项开创性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多家机构的联合团队解决了再生医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重新编程人类细胞以更好模仿胚胎干细胞的新方法,或对生物医学和疾病治疗产生重大影响。
8月16日,2024未来科学大奖揭晓。北京大学教授、昌平实验室领衔科学家邓宏魁因开创了利用化学方法将体细胞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改变细胞命运和状态方面的杰出工作而获得“生命科学奖”。未来科学大奖单项奖金为100万美元。其他奖项还包括“物质科学奖”以及“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1996年,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羊多利诞生。彼时,邓宏魁正在国外从事免疫学相关的博士后工作。这条“爆炸性”的新闻让他看到了细胞重编程在未来医学上的广阔前景。对交叉学科感兴趣的他决定将化学生物学的方法引入生命科学,并走向了再生医学的科研新赛道。
日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基础医学院、北大-清华生命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Chemical reprogramming of human somatic cells to pluripotent stem cells 的研究论文,首次在国际上报道了使用化学小分子诱导人成体细胞转变为多潜能干细胞这一突破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