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20日报道据俄罗斯卫星社10月18日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10月18日表示,当天上午,习近平主席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并在主旨演讲中宣布中方将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
10月18日,根据“网信中国”微信公号消息,《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下称《倡议》)正式发布。倡议共有十一条细则,其中包括,发展人工智能应坚持“以人为本”理念,以人工智能助力可持续发展;面向他国提供人工智能产品和服务时,应尊重他国主权,严格遵守他国法律等。
近年来,人工智能展现出推动产业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潜力,布局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各国共识,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也日益引起各界关注。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不断从多视角观察,探寻发展中的多方诉求,从而采取有效可行的治理方案助力发展。
观众在2023云栖大会“人工智能+”展馆参观人工智能产品及应用。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诸多领域催生创新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机遇。
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正在引发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生成式人工智能改变了信息和知识的生产方式,重塑了人类与技术的交互模式,并开启了我们对于通用人工智能的无穷想象。可以预见,生成式人工智能将对医疗、教育、零售、金融、咨询、媒体和游戏等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距科技公司Open AI推出聊天机器人ChatGPT已接近一年,各家的大模型具备竞赛仍在持续。技术发展伴随着安全隐忧,当下围绕人工智能治理的讨论愈加热烈。近日,在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主办的第六届智能科技法治论坛上,就有专门的议程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法律治理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人工智能发展给很多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从法律层面思考如何引导人工智能合理有序发展,成为法治领域的关键性问题。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成立专门立法起草小组,历经多次调研、讨论,拟就《人工智能示范法(专家建议稿)》(以下简称《示范法》)。
从ChatGPT到Sora,生成式AI的席卷再次将“人工智能”的热度推向高潮。而在图文和视频生成的应用范围之外,“人工智能+”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意味着将人工智能与业务、产品、产业相结合,寻求多场景应用的有效融合。“人工智能+”究竟能为我们做什么?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工作任务中强调,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作为一个新关键词引发广泛热议。“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新提法为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实融合指明了新路径。
前不久,2024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在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举办。此次大会以“智能时代下的未来高等教育重构”为主题,来自各国教育数字化领域的专家展开交流分享,共同探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方向。大会发布了《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2024)》。
去年以来,随着ChatGPT、Sora等“现象级”AI技术大放异彩,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赛道。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首次提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