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浦东新区丁香路1399弄小区的居民刘先生向“新民帮侬忙”反映,小区里大量的广场舞爱好者长期聚集在2-3号居民楼下的空地上。每天从早到晚,两场广场舞几乎是“雷打不动”。这处“露天舞池”距离最近的居民楼还不到30米,有居民在室内检测发现,噪声值平均接近70分贝。
4月15日,有市民向华商报反映称,西安市东元西路东元公园经常早上6点50分左右有队伍跳广场舞,此处为居民居住地,多次投诉无效果,希望相关单位出面管理,延后跳舞时间。4月15日,华商报向西安市新城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发函咨询。
原标题:广场舞变“扰民舞”?南充回应:不听劝阻噪声扰民将依法处罚“南充文庙的广场舞团队,每天晚上从8点多开始活动,一直持续到11点后,而且经常把音量放得很大,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日常休息。”日前,中央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四川。
原标题:晚9点后禁跳广场舞,该怎么看?最近,又见广场舞登上热搜。日前,兰州市榆中县公安局等单位联合发布通告,明确当地广场健身、直播活动组织者参与者严格按照规定控制音响音量,于每天21时前停止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对广场舞造成噪声污染的行为都有权劝阻、举报。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林雅璇 梁展豪临近高考,广场上的“露天歌舞团”也引来市民反感。近日,福州马尾市民王先生在智慧海都平台报料称,马尾区市民中心广场的广场舞团队每晚9点多才停止活动,且音响声音较大,可能影响高考学子。
 6月5日,全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正式实施。据悉,“新噪声法”着眼于群众普遍关心的商业经营活动噪声扰民、机动车“炸街”、广场舞娱乐健身噪声扰民、室内装修等社会生活噪声领域的热点问题,并做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
近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发布《关于广场健身和直播活动噪音污染的通告》称,为确保市民既能愉快地开展跳舞、健身、直播等娱乐活动,又不影响周边市民的生活,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请广场健身、直播活动组织者、参与者严格按照规定控制音量,于每天21时前停止活动。
近年来, “广场舞、健步走”的锻炼方式受到许多人的喜爱,成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但其“扰民”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建议夏季在21:00前结束,其他季节在20:30前结束,持续时间不超过2小时。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陈圣禹夜幕降临,白天游人如织的公园“画风突变”:灯光亮起,音乐响起,一支支队伍伴随着不同的节奏,跳起不同的舞种……如今的广场舞,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不少年轻人也参与其中,由此产生的舞者年轻化、曲风劲爆化趋势愈发明显,一些带有重低音效果的音箱也越来越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