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6月28日电(记者 钟南)6月28日,在国家铁路局指导下,中央企业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京面向全球首次发布系列化新能源机车,以及国内轨道交通装备行业首份碳足迹报告。发布会现场,7款代表车型集中亮相。
近日,国家铁路局发布了关于《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淘汰更新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提到,将对中国境内在铁路线上承担铁路运输任务的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的淘汰更新管理工作,从事国防战备、应急保障等特殊用途的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除外。
由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编制的中国首个铁路科技发展规划,即《1956年——1967年铁道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在全国铁道科学工作会议上讨论通过,指出“技术政策的中心环节是牵引动力改革,要迅速地、有步骤地由蒸汽机车转到电力机车和内燃机车上去”,从此确定了牵引动力改革的方向。
一批承载了几代人记忆的铁路内燃机车将淡出人们的视野。近日,国家铁路局颁布了《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淘汰更新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鼓励和引导铁路行业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换代。《办法》明确,老旧型铁路内燃机车的报废运用年限为30年。
这是本厂长一脚踏入深不可测的火车坑的第一篇,如有考证不周之处还望铁路口的小伙伴们斧正东风型内燃机车的参考母型——苏联TE3型内燃机车“巨龙”号内燃机车1958年9月26日,随着“巨龙”号内燃机车从大连机车车辆工厂职工们热情的欢呼中驶出厂房,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具备了研制和生产内
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我国八横八纵的铁路中长期规划及建设,越来越多的人已习惯乘坐动车组列车出行,很少能从铁路上看见内燃内燃机车,从而造成了许多人产生了一个错觉,总是认为内燃机车是上世纪的产物,现在的内燃机车只是作为一种应急储备,只有遇到冰冻雨雪这种恶劣天气导致电力系统出现故障,电力机车无法运行时就需要内燃机车应急备用。